各地慈善動態 2023年第6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6期
一、各地動態
上海:2023年服務職工10件實事公布 1月3日,上海市總工會公布2023年10件服務職工實事項目。 這10個實事項目涵蓋技能提升、文體服務、維權服務、健康服務、生活服務等5大類,包括: “新建20家園區(樓宇)健康服務點,升級優化50家現有服務點功能”“新建和改建50家職工健身驛站”“組織百萬職工開展‘看上海、品上海、愛上海’主題系列活動和長三角及協作區域療休養”“建設改善醫務、公共交通、公廁職工工間休息室”“組織35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互助保障”“對萬家企業實施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優化指導服務并推動實現其職工代表大會、集體協商建制全覆蓋”“百名勞模工匠服務千家企業和校園”“推動解決10個園區、樓宇一線職工‘午餐難’”“為2萬名小微企業、靈活就業和特殊工種從業人員提供體檢服務”“推進千企共促安全文明出行,提升職工地鐵通勤安全意識和能力”。 |
河南:筑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近日,伴隨著“政府+保險+慈善”保單落地,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為“三類監測對象”6776戶18467人筑牢一道返貧“攔水壩”。 此次,是河南保險創新形式,探索構建以政府救助為主導,慈善救助為補充,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政社互動防貧保險共同體,通過保險防貧預警、返貧處置、脫貧保穩,兜牢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截至目前,“政府+慈善+保險”的防貧共同體項目在河南省柘城縣、盧氏縣、宜陽縣、浚縣、陜州區等5個縣區落地,籌集慈善信托、慈善會、金融機構等慈善資金440.38萬元,帶動財政補貼資金945.27萬元,為2.7萬戶監測幫扶對象提供54.02億元風險保障。 |
深圳:發布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三年計劃" 廣東省深圳市民政局日前發布《深圳市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從2023年起開展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通過實施一批工作計劃和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創新五社聯動機制,促進社區社會組織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增強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能力,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成為社區“兩委”開展工作、提供社區服務的有力抓手。 《行動計劃》規定了5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實施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扶持計劃、實施社區社會組織能力提升計劃、實施社區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計劃、實施社區社會組織規范管理計劃、實施社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計劃。這5項任務包括20項具體的行動。其中,實施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扶持計劃方面,深圳市將有序發展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文體活動4個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 |
山東:聚焦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等領域出臺五項政策 日前,山東發布《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一批)》。其中,在保民生兜底線方面,聚焦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提高職工和居民醫保待遇水平等領域,提出5項政策。根據政策清單,我省將鞏固現有城鄉公益性崗位規模,持續加大崗位開發力度,力爭2023年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60萬個。 提高職工和居民醫保待遇水平,將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專項保障機制報銷比例提高到70%左右,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醫保報銷比例提高到85%以上……此次政策清單還送出多項醫保惠民政策。 政策清單還提出,統籌安排7000萬元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給予適當補助,支持全民健身工程設施建設,發放體育消費券,支持開展體育惠民消費季活動。 |
二、優秀項目
日照: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擦亮惠民服務品牌 近年來,日照市把夯實部門抓社會組織黨建的主體責任作為加強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調整12個行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印發加強全市行業基層黨建工作的通知、為每一家市級社會組織明確黨建責任部門等舉措,為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一步做實做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該市有56個黨建責任部門對1221家市管社會組織履行黨建責任。這些黨建責任部門既有業務主管單位也有行業管理部門,具體承擔指導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審核社會組織負責人候選人人選等職責,有效推動行業與黨建深度融合。 “三益”行動旨在促進該市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創益計劃”以公益創投方式支持社會組織開展服務項目,“黨建益站”和“青益學苑”則分別在搭建培育孵化平臺和培養青年公益人才方面同向發力,支持培育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社會組織。 |
上海:"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啟動 上海市人社局介紹,本市將于2023年1-3月期間持續開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以“春風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為主題,集中為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農村勞動者、符合認定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以及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幫扶。 活動期間,本市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將組織開展250余場就業服務活動。通過密集組織招聘活動、廣泛進行政策宣傳,“對點對”勞務協作對接、“一對一”開展困難幫扶、強化重點企業用工保障等方式,努力實現“就業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滿意有提升”的活動目標。 |
三、鄭州新聞
鄭州慈善總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暨開展“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 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動員會 2月15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開展“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動員會。總會有關負責同志領學了二十大報告(節選)、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節選)、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節選)、習近平同志關于發展慈善事業重要論述摘編(節選),學習了省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講話和批示;宣讀了《鄭州慈善總會關于在全市慈善會系統開展“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的通知》。 姚待獻會長在講話中闡述了開展這次活動的背景和思路,對總會機關內部和全市慈善會系統開展活動作了部署,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他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天學習的內容對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學理論”是重要方法,“找潛力”是重要舉措,在學理論、找潛力的基礎上,“建機制”和“強隊伍”是兩項根本性任務,又是保證措施。他要求,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總會要吃透領會好通知精神,組織班子成員認真研究,有針對性地拿出工作方案,扎扎實實開展好活動,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同時要積極向黨委、政府的主管領導和民政部門匯報,取得關心和支持。要真正組織學習好;要找找潛力和差距;要梳理健全完善機制;要抓好班子和隊伍建設。 姚會長希望全市慈善會系統通過開展“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努力實現以下目標和效果:廣大慈善工作者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明顯提高;一些地方存在的領導班子不健全、隊伍力量不得力、工作業績不突出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慈善事業的黨政主導格局、激勵和保障機制等進一步健全完善;開發區和區縣(市)、鄉(鎮辦)、村(社區)三級慈善網絡和基層基本隊伍建設明顯增強。全市上下精神振奮、信心滿滿,為全面完成2023年工作任務,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全市慈善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為鄭州市建設有溫度、有厚度、有高度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慈善力量。 鄭州慈善總會領導班子成員、鄭州慈善監事會主席副主席及總會全體員工參加了會議。 |
四、慈善詩詞
李艷霞 情滿鄭州 雙塔巍巍姿態雄,文明慈善沐薰風。 精英慷慨伸援手,大眾賢良獻愫情。 溫暖綠城仁愛重,康莊大道戰旗紅。 攻堅決勝扶貧困,一日募捐一億盈。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