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9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9期
一、各地動態
12月19日是第20個“晉江慈善日”,截至目前,晉江全市注冊登記慈善公益機構近200家,累計募捐善款超170億元,形成立體式慈善保障體系。20年間,晉江的慈善資金翻了57倍,規模位列全國首位。 成立20年來,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善款超過43億元,惠及困難群眾超18萬人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晉江市慈善項目從傳統的扶危濟困向多領域需求拓展,已涵蓋扶貧幫困、助學支教、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科學技術、創業就業、助老助殘、婦幼福利、青少年發展、社區治理、便民服務等諸多領域。 目前,晉江形成了以晉江慈善總會為龍頭,鎮慈善協會、村慈善組織、慈善基金會和冠字號慈善協會組成的立體化慈善網絡,慈善規模不斷壯大、慈善項目逐步完善、慈善活動蓬勃開展,慈善文化和慈善觀念深入人心。晉江先后榮獲“中國愛心城市”“全國七星級慈善城市”“福布斯中國十大慈善城市唯一縣級市”等榮譽稱號。 |
新民:"手拉手"志愿者團隊幫扶社區老人 目前,新民市“手拉手”愛心協會黨支部組織成立了3個愛心“幫幫團”,分別對接城區內3個街道、28個社區,開展對特殊人群的愛心幫扶。 志愿者們依托南塔社區、南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手拉手”公益愛心食堂,采取中央廚房模式,10余名志愿者融入“三長五員”專班,共同為87位需要幫助的孤寡、殘疾老人免費配送午餐。同時,他們還及時地將口罩、酒精、藥品等防疫物資送到老人家中,還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連日來,新民市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在基層一線積極開展“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活動,動員力量、整合資源,建立1801戶特殊人群清單,征集物資、藥品等各類需求376個,提供醫療健康、代買代購必需物資、心理咨詢等服務538人次,確保孤寡、殘疾等特殊人群溫飽有人管、身體有人問、生活有人顧。 |
淄博:以慈善公開厚植城市慈善熱土 今年9月19日,淄博市慈善總會召開2022年“慈善信息公開周”匯報會,邀請淄博市慈善社會監督員和關心、關注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參加,對淄博市慈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活動通報了淄博市慈善總會2021年工作開展情況、2021年財務收支情況。隨后社會監督員認真查閱了市慈善總會2021年度的募捐、救助、文件、財務賬目、志愿服務等公開資料,對慈善總會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 除了主動公開,淄博市慈善總會積極接受外界各項審計檢查,接受并配合做好市委巡察、紀委監督、審計檢查、民政專項檢查等各級各部門監督檢查,及時整改發現問題。主動邀請有審計資格的第三方機構對慈善總會資金收支情況進行審計檢查, 通過各級的監督檢查,實現了慈善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保障了慈善資金依法依規運行。 下一步,淄博市慈善總會將繼續探索創新多種慈善信息公開的方式和模式,讓社會各界更加真實、完整、及時、便捷的了解淄博市慈善工作的開展情況,進一步撬動和激發全市慈善發展活力,整合全市慈善救助力量,不斷提高慈善工作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全面打造“善行淄博”城市名片。 |
重慶:福彩創設"一張彩票,一次公益投票權"互動模式 今年,重慶福彩“公益福彩·幸福校園”項目創新推出“一張彩票,一次公益投票權”公益互動模式,讓公眾買彩票的善意行為與福利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會承諾高度契合,引導更多人關心、支持、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線上實時投票以及活動引入的監督環節,則讓福彩公益項目變得更透明,讓每一筆公益金的去向有跡可循。 一張張小小的彩票成為媒介,一個個公益項目成為載體,重慶福彩在保障社會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交流的同時,致力于讓更多人了解福利彩票,讓公平、公正、公開的福彩誠信原則更加深入人心,讓“公益 責任 陽光”的福彩品牌價值更好展現。 |
二、優秀項目
上海:江蘇路街道持續推進"橋計劃"項目 今年9月,江蘇路街道“橋計劃”社會救助綜合服務項目試點正式啟動。近日,江蘇路街道積極整合社區內外資源、構建社區支持系統,持續開展點亮“微心愿”等個性化支持服務,促進困難家庭改善生活。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個案救助服務50次,征集“微心愿”12個。 “橋計劃”,顧名思義,旨在為困難家庭、特殊群體搭建資源的橋梁。項目啟動后,江蘇路街道救助顧問和華齡社工在一次次走訪中點亮了困難家庭的“微心愿”,架起一座又一座“連心橋”。 未來,江蘇路街道將持續推進“橋計劃”社會救助綜合服務項目,通過征集“微心愿”的形式,為困難家庭、特殊群體搭建資源橋梁,解決困難家庭的實際問題,讓困難家庭實實在在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欽州:萬名婦聯執委變身"愛心媽媽"守護困境兒童 為加強對全市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思想引領和關愛幫扶,根據欽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11月11日欽州市婦聯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市村(社區)組織基層婦聯執委開展“愛心媽媽”巾幗志愿服務工作。 根據要求,全市村(社區)婦聯按照“就近就便、重在實效、雙方自愿”的原則,組織本村(社區)婦聯執委擔任本村(社區)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愛心媽媽”。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開展“愛心媽媽”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為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情感撫慰支持、心理健康引導、人身安全教育等關愛幫扶服務。通過多愛一分、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下“四個多”,及時發現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馬上向所在村(社區)“兩委”匯報,給予幫助解決。 |
三、慈善詩詞
李修武 父子情 中牟縣冉莊村李延德養育腦癱兒子,精心呵護,不棄不離五十年如一日。 矜憐慈父心,育子五十春。 苦辣酸甜味,饑寒冷暖身。 兒憨人似鐵,爹老鬢如銀。 誰道媽媽好,娘親次父親。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