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3年第1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3年第1期
一、各地動態
陜西:2022年慈善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陜西省慈善協會貫徹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履行慈善組織宗旨使命,不斷豐富慈善公益內涵,新格局、新模式、新成效……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慈善工作亮點紛呈。 以“五個一”為創建內容的全省“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程在2022年取得顯著成效。年內全省新注冊創建村、社區慈善幸福家園2045個,累計達到4005所;線上、線下增募村社慈善互助金3.82億元,累計達到5.2億元;幸福家園創辦愛心餐廳、兒童之家、村民活動中心4000多所,直接關愛孤獨老人、留守兒童三十余萬名;村社注冊慈善志愿者20萬名。這一“工程”以建立村社慈善工作站把慈善服務延伸到最后的“一公里”;以募設村社互助金開發鄉情慈善資源,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以創辦慈善關愛中心幫扶困難群體鞏固脫貧成果;以踐行慈善公約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以組建慈善志愿服務隊開展村、社區慈善義工服務。從而在村、社區打造了一個居民參與、社會幫扶、文明自治、友善互助的幸福家園。成為新時代慈善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2022年9月份中華慈善總會在濟南召開的全國“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現場觀摩推進會上推廣了陜西經驗。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在年底召開的總會第五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工作報告中再次肯定“陜西模式”。 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陜西省慈善協會召開全省慈善會系統視頻會議,吳前進會長作了題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擔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慈善事業新使命》的專題講話,具體部署全省慈善會系統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討論”活動。協會黨總支印發了《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大討論活動部署后,全省慈善會系統各黨組織組織廣大黨員、職工原原本本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擔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慈善事業新使命展開大討論。通過學習討論,各級慈善組織和慈善工作者進一步明確了在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慈善組織的光榮使命,紛紛落實新發展舉措,開創新發展格局,豐富慈善公益內涵,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決心在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偉業中建功立業,譜寫慈善事業新篇章。 |
威海:確保救助對象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近日,威海市出臺《關于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現行政策進行六方面完善,將于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意見》明確完善基本醫保主體保障功能,對特困人員參加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按二檔繳費標準全額資助;對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及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按一檔繳費標準定額資助。明確了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特困人員享受待遇,確保救助對象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意見》明確通過引導慈善力量積極參與救助,支持發展醫療互助,推動商業醫療保險發展,增強社會力量的綜合幫扶作用。 《意見》還強調推進救助事務“一站式”服務,深入落實救助對象先診療后付費、免交住院押金等優惠政策,提高經辦管理服務水平。 |
江蘇:做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作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照顧好困難群眾。江蘇省民政廳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全省各級民政部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用心用情關愛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如何讓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安心過節?通知明確,江蘇要全面落實低保等各項社會救助與保障政策,做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作,按時足額發放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困境兒童、困難殘疾人等各類救助保障資金和“兩節”期間節日補助金。 此外,通知指出,要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和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等作用,大力宣傳綠色低碳、新辦簡辦等新理念、新方式,倡導社會新風尚。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宣傳活動,引導老年人增強防范意識,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
寧夏:公益法律服務全力維護農民工權益 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今年通過“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志愿服務隊在勞動爭議易發多發時間節點,全力做好涉及工資清欠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工作,共受理涉及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待遇糾紛583件,調解成功460件。 今年以來,自治區司法廳把做好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公益法律服務力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切實促進勞動關系和諧和社會穩定。加強與各勞動監察機構、仲裁機構的聯絡,各市積極成立農民工維權工作站,為當地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了新的保障平臺和便捷通道。開展“服務為民走基層”實踐活動,零距離服務農民工。利用“憲法宣傳周”等重要節點,依托“法律八進”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工會工作者、集體協商指導員向務工人員發放法律知識宣傳小手冊,共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宣講208場次,受益群眾達20000余人。組織律師深入企業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和“法治體檢”,重點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為用工企業提供勞動用工“法治體檢”,指導和幫助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目前,已為300余家企業開展法治宣傳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全區律師行業共參與受理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458件,為農民工挽損2013多萬元,開展律師值班258次。 |
二、優秀項目
河南:"兩癌"救助為困難婦女撐起"暖心傘" 近年來,河南省婦聯將適齡婦女免費“兩癌”篩查這一省重點民生實事與“兩癌”救助有機結合,多方爭取資金救助患“兩癌”的困難婦女。資金發放過程中,各級婦聯組織還通過走訪慰問、幫扶救助、心理疏導,深入了解、及時反饋婦女群眾需求,為她們帶去溫暖和關愛,傳遞信心和鼓勵。 今年,省婦聯已累計發放全國婦聯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專項基金和省級財政專項救助金4442萬元,對患“兩癌”困難婦女每人提供1萬元救助金,全省共有4442名婦女接受了救助。省婦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救助金為困難婦女撐起“暖心傘”,能夠幫助她們和她們的家庭挺過難關,積蓄力量戰勝病魔。 |
湖南:"雷鋒志愿者證"試點發行 “湖南雷鋒志愿者證”在湖南省試點發行。首批“湖南雷鋒志愿者證”將在長沙望城區、開福區,株洲天元區,邵陽武岡市等全省8個區縣試點發行。 “湖南雷鋒志愿者證”由省文明辦批準,省志愿服務聯合會與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聯合推出,是湖南志愿者的專屬“身份證”,具有簽到打卡、信息查詢、金融服務等3大功能,享有保險保障、金融服務優惠、公共交通優惠、旅游景區優惠、獎勵回饋等5大專屬禮遇權益。 |
三、鄭州新聞
鄭州慈善總會舉行迎新春慰問關愛慈善志愿者活動 1月6日上午,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2023年迎新春慰問關愛慈善志愿者活動在新時代鄭州慈善文明實踐中心舉行。鄭州慈善總會為全市百名慈善志愿者捐贈米、油、棉被等慰問物資。活動當天,慰問物資已全部及時發到志愿者手中。 新春將至,鄭州慈善總會為感謝2022年慈善志愿者所做出的貢獻,拿出100份物資慰問全市百名志愿者優秀代表。他們中有來自社區基層的工作人員,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有來自社會組織的社工,將為居民排憂解難作為己任;有來自各行各業的愛心奉獻者,發揮特長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此次慰問,對志愿者是感謝,是激勵,也是一份新春的祝福。 春節前,鄭州慈善總會將持續推進冬季救助工作,聯合各級慈善組織廣泛開展各類多元化救助活動,形成“物質+服務”的救助形式,讓全市相對困難的群眾能夠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他們更多地享受到黨和政府、慈善組織的關愛。
|
四、慈善詩詞
李展平 滿庭芳·城愛無邊(優秀獎) 感動中國,綠城連映,閃爍慈侶群賢。佩蘭香芷, 醫拯濟民懸。隴海合家大院,四十載、群創愛灣。夫妻 共、救孤義唱,嘗盡世悲歡。 慈牽,城漫漫,神州 感泣,溢愛漣漣。世間難千般,協渡同船。雖例凡心善 舉,皆大義、楷效彌天。經回首,暖風沸蕩,城愛大無 邊!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