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4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4期
一、各地動態
溫州:新舉措激發社會組織助力共富新動能 10月31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社區心理援助志愿者協會秘書長張仲華登錄“浙里辦”APP,依據不久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于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招錄的高校畢業生申請社保補貼。 據統計,溫州市現有社會組織9361家、社會組織專職工作人員5.1萬名。這些社會組織活躍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意見》提出的14條舉措對既有實踐作了進一步細化規定,更為當地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比如,溫州市在《意見》出臺前已設立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市本級每年拿出2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3A以上等級社會組織獎勵和公益創投項目資助。此外,《意見》還提出,探索社會組織負責人禮遇機制,社會組織專職人員視同企業人員享受人才政策;對社會組織招錄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定的社保補貼;社會組織按規定享受租金和公益性捐贈稅收及用水、用電、燃氣、電視、網絡等公共事業費優惠政策,符合小規模納稅人條件的社會組織享受相應稅收優惠等。 除公益創投外,溫州市還通過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人才培養等舉措,打造高質量發展“生態鏈”,激活社會組織內生動能。溫州市級“甌e善”社會組織示范園累計投入資金近400萬元,統籌鏈接外部資源,助力全市各級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發展。而此次《意見》也強調,要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各類社會組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建溫州市社會組織專家庫,定期舉辦社會組織負責人、領軍人才和業務骨干研修班;搭建市、縣、鎮(街)、社區四級社會組織服務平臺,為初創期社會組織提供黨建指導、能力建設、項目扶持等“一站式”服務。 |
江蘇:慈善精準救助大放公益光彩 六年來,江蘇省慈善總會圍繞全省工作大局,聚焦民生重點,匯聚社會資源,傳播慈善文化,累計募捐善款達9.71億元,救助支出總計8.6億元,與上屆同比大幅增長,助推江蘇慈善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慈善力量。 過去的六年里,江蘇省慈善總會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強化使命擔當,充分發揮慈善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在建立多元保障體系、持續改善民生中發揮慈善力量,探索出靈活多樣的慈善救助新方式,為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提供了更多慈善新思路,努力構建人人參與的新時代大慈善格局。 六年來,江蘇省慈善總會始終立足于服務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立足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邁入新征程,“蘇式”慈善事業正在大放公益光彩。全省慈善組織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樹牢宗旨意識,厚植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把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慈善項目送到群眾身邊,融合帶動更多愛心企業、組織和個人,共同參與到社會治理中,讓受助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在新征程上書寫慈善事業新答卷。 |
鎮江:九年千萬元福彩公益金支持公益創投 近日,由鎮江福彩公益金支持的2022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項目評審會召開。最終11個項目入圍,可獲得2.28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據悉,鎮江自2014年啟動公益創投活動以來,9年累計投入福彩公益金1000萬元左右,先后有202個社會組織的服務項目獲得財政資金支持,惠及城鄉居民1.6萬余人次。 作為福利彩票的發行管理機構,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真正的主職主業是通過福利彩票的銷售,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以近5年的數據來看,鎮江累計銷售福利彩票約18.1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約6.35億元。按照現行的分配政策,其中70%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由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秉持“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用于促進社會福利與民生福祉以及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還有30%的福彩公益金用于補充社保基金。也就是說,5年來籌集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約有4.45億元幫助了困難群體,約有1.90億元惠及全國社保所覆蓋的人群。 具體到市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近幾年來每年約有1300萬元左右的(最高峰時超過2000萬元)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組織培育等多個方面。其中公益創投方面,近年來市民政局累計投入1000萬元左右,支持全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 |
泉州:慈善助殘有"新招" 為多層次滿足殘疾群眾需求,今年以來,南安市殘聯在財政資金支持的基礎上,持續發揮慈善力量,創新助殘舉措,通過助殘項目、愛心慰問、幫扶基地、慈善助醫等方式在資金、物資保障、心理疏導等各方面扶持和幫助殘疾人,助力殘疾人保障事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一致贊許,為構建南安26℃之城作貢獻。 由個體救助向群體幫扶延伸。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服務,是南安慈善資金救助殘疾人的常態化個體救助服務。今年,救助方式新增了群體幫扶形式。南安市慈善總會一次性補助霞美鎮四黃村、碼頭鎮東大村、省新鎮南金村3個“愛心助殘驛站”示范點每個各3.3萬元,用于驛站建設與運營保障,為殘疾人群體提供“政策宣傳+康復訓練+日間照料+殘疾人就業+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等綜合服務,打通服務殘疾人的“最后一公里”,著力提升對農村殘疾人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由滿足殘疾人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到滿足對美好生活向往拓展。為改善殘疾人生活品質,除慈善助殘物資發放外,今年在南安市財政投入180萬元建設殘疾人“安居工程”的基礎上,南安市殘聯還積極爭取20萬元慈善資金,為“安居工程”每戶發放5000元裝修補助款;爭取10萬元,為每戶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疊加補助1000元,幫助殘疾人家庭改善居家生活環境,消除居家生活障礙,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幸福生活指數。 |
二、優秀項目
煙臺:"五為"志愿服務啟動"桑榆助學" 為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讓“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落到實處,11月22日上午,煙臺市“五為”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之“桑榆助學”志愿服務活動在芝罘島街道西海岸社區舉行。志愿者們通過開設特色詩詞課堂、書法課堂,以文化志愿服務為抓手,在極大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更多老人得以盡享詩意晚年。 圍繞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人群、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煙臺“五為”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量身定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菜單,讓志愿服務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里。今年7月,煙臺“五為”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的首個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救在身邊”率先啟動,隨著“心靈能量站·志愿者心理關愛活動”“校園健課堂”“桑榆助學”等志愿服務的持續推進,“五為”志愿服務系列活動還將通過形式多樣的服務,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謀福祉,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
上海:公益項目建立公眾與自閉癥人群的溝通橋梁 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由上海玉佛禪寺發起,2015年2月15 日正式成為上海宗教界第一家文教類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致力于通過資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及文物保護項目,資助表彰優秀公益慈善項目、社會救助救災、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事項等形式,促進文教公益事業的發展。 “點點星意”自閉癥人群就業實踐公益項目由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發起,旨在為成年的自閉癥人群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就業實訓及見習崗位,助力自閉癥人群實現就業夢及自身價值,打造自閉癥就業實踐支持聯動網絡,建立公眾與自閉癥人群的溝通橋梁,以生命影響生命,最終實現社會融合。項目以“明日點心師計劃”為切入點,聯合愛心人士,聯動上海玉佛禪寺素食品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為自閉癥人群提供烘焙類就業技能培訓及見習機會。 作為此次公益義賣活動捐贈機構之一,上海玉佛禪寺素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義賣品是“點點星意”糕點,所得善款全部運用于佛教慈善公益事業的推進與發展。 |
三、鄭州新聞
鄭州市市直機關2022年“鄭州慈善日”動員會召開
今年10月16日是鄭州市第十五個“鄭州慈善日”。9月19日下午,鄭州市召開市直機關2022年“鄭州慈善日”動員會,專題安排市直機關各部門參與慈善日活動事宜。鄭州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趙惠玲,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慧芳和鄭州慈善總會副會長王合生及86家市直機關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上,王合生副會長傳達了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第十五個“鄭州慈善日”活動方案》的通知和慈善日活動相關要求。今年“鄭州慈善日”活動的主題是:助力鄉村振興 ,促進共同富裕。《通知》要求市直機關各部門、人民團體(包括所屬企事業單位)要精心組織,全面發動,積極主動參與到“鄭州慈善日”活動中來,帶好頭、作表率,圓滿完成今年慈善捐贈工作。 趙惠玲書記對做好慈善日機關捐贈活動作了動員部署。她要求各部門黨組織要充分認識慈善事業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通知》精神,組織動員市直機關廣大干部職工積極踴躍參加捐款,保證組織到位、全員參加,奉獻愛心,為市民群眾做出表率,確保“鄭州慈善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姚待獻會長通報了全市近年來慈善組織持續健康發展和支持服務機關工作的情況,展望了慈善事業未來發展壯大的前景,感謝市直機關各單位全體職工對慈善事業所作的貢獻。針對今年如何高質高效開展好慈善捐贈工作,姚待獻提出建議和希望:提高政治站位,擔當起大力發展慈善事業的神圣使命;精心謀劃組織,推動慈善捐贈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加強溝通協調,慈善組織切實做好為市直機關單位服務工作。今年“鄭州慈善日”活動善款募集工作本著廣泛發動、依法組織、全員參與、鼓勵奉獻的原則,提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愛心捐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社會各界、個人以專項救助基金、定向捐贈救助基金等形式進行慈善捐助。
李慧芳副秘書長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慈善,樹牢慈善意識,充分發揮慈善事業第三次分配作用,匯聚慈善力量,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廣泛宣傳,大力營造“慈善光榮、爭做慈善”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捐贈的積極性。要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積極主動參與慈善捐贈活動,早捐多捐,多作奉獻,以優異成績助力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
據悉,自2008年首個“鄭州慈善日”開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機關干部職工大力支持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全體市民踴躍參與,各級慈善組織堅持依法施善、創新運作,15年來,募捐數額連創新高,累計總額達47.3億元,包括去年接受社會各界捐贈的防汛救災款物21.67億元,使500余萬人次先后受益,鄭州在全省率先實現脫貧,為全市戰勝突如其來的疫情和重大洪澇災害作出了積極貢獻。
|
四、慈善詩詞
李明照 長相思·并肩奔小康
風相幫,云相幫,山水相幫重任當。仁心映太陽。 助貧鄉,愛無疆,萬眾一心共富強。并肩奔小康。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