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免费,精品国内二区三区,秋霞国产精品,youjizz亚洲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3期

2022-12-25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43

 

一、各地動態

寧波:深入推進城鄉社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播報文章

  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是現代社區建設重大改革清單中寧波的“自選動作”。7月以來,寧波市統籌專職社區工作者現有空崗、退休離職、新增崗位等需求,高標準開展“千人大招聘、萬員駐社區”行動,目前已招聘專職社區工作者2434名,全部是本科學歷以上應屆畢業生。

  寧波以選優配強隊伍力量、拓寬職業發展通道、優化薪酬保障體系作為改革突破點,堅持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不斷充實壯大社工隊伍,為高質量推進現代社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我市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總數達8683人,社工配置標準已達到城市社區“每萬常住人口18.9名”,提前兩年完成省定“每萬18名”目標,切實為基層治理蓄勢賦能。

廣州:"十四五"期間鼓勵社區設置公益性崗位

  社區雖小,連著千家萬戶。日前,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該規劃指出,接下來,廣州將持續推進城鄉社區生活服務圈建設,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動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盤活閑置資源,建設群眾體育設施,探索建立社區大學、家長學校、老年大學等社區教育服務陣地,鼓勵社區設置公益性崗位。為推進一系列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該規劃亦設置了19項預期性及約束性量化指標。

  在社區就業服務方面,廣州將搭建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靈活用工供需對接平臺,開發社區就業崗位,鼓勵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空間、非必要辦公空間、住宅樓底層商業用房等房屋,改造為免費經營場地并設置公益性崗位,優先向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提供。

陜西:全省慈善會系統推進七項重點工作

  今年以來,通過省慈善協會的組織發動,陜西部分區縣召開了“慈善大會”。“慈善大會”站在踐行第三次分配的高度,突出重點和主體,深入動員民營企業家及經濟成功人士先富幫后富奉獻愛心自愿捐贈,慈善募集實現井噴式的增長。淳化縣慈善大會募集4485萬元,韓城市5611萬元,鎮安縣5696萬元,旬陽市6924萬元,橫山區募集慈善教育基金2.31億元。

  從2020年10月份開始,陜西省慈善協會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的號召,在全省農村行政村、城鎮社區實施“村社(區)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程。這一工程經過兩年的試點、推廣,目前全省已創建村、社區慈善幸福家園3560個,線上線下募籌村社互助金4.5億元。幸福家園創辦老年人愛心餐廳、兒童之家、村民活動中心3500多所,直接關愛孤獨老人、留守兒童30萬余名,村社注冊慈善志愿者達到20萬名。

  兩年創建活動實踐證明,此“工程”以互聯網為驅動,以鄉情為紐帶,突出眾籌、互助特征,幫扶困難群體,鞏固脫貧成果,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在村、社區打造了一個居民參與、社會幫扶、文明自治、友善互助的幸福家園,成為新時代慈善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開創了陜西慈善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格局。

鎮江:持續推進校園慈善文化建設

  11月24日下午,鎮江市校園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市區)集中授牌儀式在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舉行,讓慈善文化深入校園,打造德育品牌項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021年,市教育局、市慈善總會啟動“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基地校”建設,全力打造慈善文化“五個一”工程,兩年來,丹徒、京口、潤州、鎮江新區等6所學校成功創成基地學校。

  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作為“慈善文化進校園”基地學校,在校園慈善文化建設中,以“善”為核心,推出了“同馨書吧”“知善課堂”“慈善講堂”等可視化、場景化、沉浸式、互動式的慈善教育實踐,校園慈善文化建設實現全覆蓋。

    慈善文化深入校園,采取學生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先后開展了全市中小學生慈善征文比賽、慈善講座、慈善實踐主題活動,為營造全市慈善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優秀項目

鎮江:"慈善助殘健行"15年連續開展

  “慈善助殘健行”行動本月起全面實施,今年鎮江市又有103名貧困殘疾朋友由慈善助殘資金救助免費安裝假肢和矯形器。11月17日下午,在市殘聯五樓會議室,市慈善總會和市殘聯相關負責人檢查指導假肢安裝工作,看望慰問今年慈善“健行”受助對象。

  “慈善助殘健行”行動是鎮江市慈善總會和鎮江市殘聯共同組織的“助殘扶貧”救助項目,自2008年開始,15年來,共為995名困難家庭殘疾人安裝了假肢、矯形器,支出慈善救助金350多萬元。

沈陽:"童伴云課堂"助鄉村兒童幸福成長

  由于王濱街道王濱溝社區有部分留守兒童及家庭困難兒童非常需要關愛和陪伴。南區王濱街道社工站的駐站社工發起“童伴云課堂”項目,通過推進“五社聯動”,鏈接社會愛心力量為家庭困難兒童提供暖心學習包,又與街道協調活動場地,邀請沈陽藥科大學支教團參與“童伴云課堂”。由支教大學生為30余名孩子線上授課,社工及志愿者在現場陪伴,線上線下聯動共同開展活動。

  隨著“童伴云課堂”項目落地王濱街道,他們將建立“校社聯動”教育體系,把服務送到留守兒童和家庭困難兒童身邊,進一步提升社工站的職能,積極深入踐行“兩鄰”理念,持續推進“幸福教育”進社區活動,助力營造有愛、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社區大家庭。

 

三、鄭州新聞

鄭州:慈善救助系列活動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寒潮來襲,加之疫情防控處于攻堅克難階段,鄭州市各地困難群眾生活受到一定影響。近期,鄭州慈善總會已投入300余萬元善款支持疫情防控和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為了深入開展好救助工作,昨日,鄭州慈善總會發出通知,將聯合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組織廣泛開展“積極支持抗疫冬季送溫暖兩級聯動慈善救助活動”,扎實做好低保、低收入、大病尤其是疫情較重地區等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工作,切實保障鄭州市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通知明確,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總會要高度重視“冬季送溫暖兩級聯動慈善救助活動”通知要求,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救助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抓好責任落實,做到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切實緩解各類困難群眾的急難問題,有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和冬季惡劣天氣條件下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工作,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體的心坎上,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有效增進各項民生福祉,真正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關懷。

  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總會要根據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增加疫情較重地區困難群眾救助范圍和額度,舍得投入善款和物資,統籌分類轄區困難群眾的急難問題,對各類困難群眾進行發放救助金、過冬物資等不同形式的分類救助,切實緩解困難群眾面臨的急難問題。

  通知要求,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總會要開展多元救助,豐富救助活動內容,形成“物質+服務”的救助方式。動員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愿者等社會慈善力量積極參與到困難群眾救助活動中來,為困難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等多種方式的志愿服務,讓困難群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慈善詩詞

 

李志堅

慈善頌

義舉燦如虹,芳心懿德行。

扶貧救苦難,捐募濟蒼生。

施惠泉流水,澆田禾獲豐。

人間充滿愛,世界趨文明。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


我要捐款我要求助
官方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桦川县| 龙海市| 孝昌县| 兴城市| 云林县| 阜新| 合肥市| 通渭县| 万全县| 故城县| 叶城县| 克什克腾旗| 南和县| 阿拉善左旗| 博爱县| 东光县| 咸宁市| 宜阳县| 商南县| 蓝山县| 孟津县| 个旧市| 白朗县| 满城县| 惠水县| 拉孜县| 恩平市| 芒康县| 会泽县| 漳平市| 集安市| 徐水县| 汉源县| 景洪市| 扶风县| 铜梁县| 海丰县| 广汉市| 东乡县|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