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與愛,我們在路上 ——鄭州慈善總會志愿者在行動
2012年的暑假,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放棄了原本可以在家里陪伴父母的舒適安逸生活,放棄了和朋友一起談天說地的聚會。選擇了一個人,為很多人的一次經歷--遠赴貧困閉塞的山區支教--為那里的孩子們帶去新的知識與奮斗的希望。在這期間,他們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選擇,從沒有因為環境的惡劣而說出半句怨言。因為他們相信,付出的力量,幫助的力量,希望的力量,與愛的力量!
鄭州慈善總會志愿者——鄭州大學小白鴿服務隊是這樣一支隊伍,它帶著愛,帶著希望,時時刻刻在路上。從7月初到8月初,共有四支志愿者服務隊伍進行支教活動,他們是:青海玉樹支教隊,青海民和支教隊,河南焦作支教隊與河南信陽支教隊。

這四支隊伍先后于7月8日左右出發,均進行了為期約15天的支教活動。在支教期間,他們除了帶著學校的孩子們上文化課之外,也創新的開設了各種興趣班,以期培養孩子們的愛好特長與創新能力,豐富他們的生活。同時,在課余時間,每支隊伍按照在學校培訓時的統一安排,均在每天進行家訪活動,以便更好的深入當地,了解其風土人情,同時虛心的傾聽鄉親們對支教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支教的過程是艱苦的更是充滿愛的。青海玉樹支教隊的支教地點設在雜多縣,那里的海拔4300米,嚴重的高原反應在所難免。但志愿者們依舊堅持,雖然講課已經非常累,但是他們用毅力與愛讓這次支教不僅充滿了濃濃的師生情,更是充滿了濃濃的隊友情。

河南信陽支教隊的志愿者們所處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床鋪,他們每天都要睡板凳或者桌子搭起來的床。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是堅持下來了,用心的教學,收獲了與孩子們最真誠的愛。
孩子們給予的回饋也是讓人感動的。在青海民和分隊,志愿者魏亞楠負責美術的教學工作,這個對支教充滿極大熱情的女孩,在中午常常能收到樸實的孩子們送的自己采摘的野草莓。孩子們對愛的表達永遠是樸素的,但這些無言的感動常常讓志愿者們感到無比的溫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每天隊員們都在感動中度過充實的一天又一天。
離別的時刻永遠是痛苦的,但看到孩子們細微的改變,那些內向的孩子逐漸打開自己的心扉,那些不自信的女孩子逐漸學會了相信自己,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逐漸在鼓勵中愿意主動的學習……這一切永遠讓志愿者們感到欣慰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