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哈同心促團結 慈善醫療譜新篇——“殘康行”醫療援疆項目推進說明會暨義診篩查活動在哈密成功舉行
10月29日,鄭州慈善總會“殘康行”醫療援疆項目推進說明會暨義診篩查活動在新疆哈密市慈善總會順利召開。哈密市30多個社區的民政專干及骨干志愿者積極參與,共同見證豫哈兩地以慈善為紐帶、以醫療為橋梁的深情協作,生動詮釋了民族團結與援疆工作的深度融合。

活動伊始,伊州區殘聯書記馮建偉詳細介紹了“殘康行”項目的具體幫扶內容,強調該項目聚焦哈密市困難殘疾患者的救治需求,通過全額免除手術費用及發放救助金等方式,切實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傳遞黨和社會的溫暖。隨后,項目執行方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院長杜東升就項目推進情況與成效作專題匯報,指出首批三名赴鄭手術患者康復效果顯著,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為后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哈密市民政局局長袁艷玲出席了本次活動,并對“殘康行”項目在哈密的深入推進提出具體規劃。她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工作者“接地氣、知民情”的獨特優勢,加大宣傳力度,精準篩選幫扶對象,實現無縫對接與妥善安排,確保符合條件殘疾人士早日獲得救治,讓慈善資源真正惠及于民、凝聚人心。

義診環節中,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骨科專家姚靚、辛喜廷兩位主任為到場的17名患者提供了專業、細致的檢查和診斷,進一步體現了“慈善+醫療”援疆模式的務實性與高效性。

“殘康行”醫療援疆項目由鄭州慈善總會聯合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于今年5月上旬在哈密地區啟動,目的是救助當地家庭經濟困難的小兒腦癱、小兒麻痹癥及后天造成四肢畸形的患者,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實現解除病痛、恢復健康,助力鄉村振興,防止因病返貧。該項目作為鄭州慈善總會的品牌醫療援疆行動,不僅為哈密市困難殘疾患者帶來健康希望,更探索出以慈善力量助推民族團結、以專業技術賦能援疆事業的新路徑。未來,鄭州慈善總會將繼續深化與哈密市民政局、慈善總會及殘聯的協作,不斷拓展慈善援疆的廣度與深度,為新疆哈密市殘疾人士送去更多關愛與幫助,續寫豫哈同心、民族團結的嶄新篇章。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豫哈兩地攜手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也為全國慈善事業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活動伊始,伊州區殘聯書記馮建偉詳細介紹了“殘康行”項目的具體幫扶內容,強調該項目聚焦哈密市困難殘疾患者的救治需求,通過全額免除手術費用及發放救助金等方式,切實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傳遞黨和社會的溫暖。隨后,項目執行方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院長杜東升就項目推進情況與成效作專題匯報,指出首批三名赴鄭手術患者康復效果顯著,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為后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哈密市民政局局長袁艷玲出席了本次活動,并對“殘康行”項目在哈密的深入推進提出具體規劃。她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工作者“接地氣、知民情”的獨特優勢,加大宣傳力度,精準篩選幫扶對象,實現無縫對接與妥善安排,確保符合條件殘疾人士早日獲得救治,讓慈善資源真正惠及于民、凝聚人心。

義診環節中,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骨科專家姚靚、辛喜廷兩位主任為到場的17名患者提供了專業、細致的檢查和診斷,進一步體現了“慈善+醫療”援疆模式的務實性與高效性。

“殘康行”醫療援疆項目由鄭州慈善總會聯合鄭州澍青醫專康復醫院于今年5月上旬在哈密地區啟動,目的是救助當地家庭經濟困難的小兒腦癱、小兒麻痹癥及后天造成四肢畸形的患者,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實現解除病痛、恢復健康,助力鄉村振興,防止因病返貧。該項目作為鄭州慈善總會的品牌醫療援疆行動,不僅為哈密市困難殘疾患者帶來健康希望,更探索出以慈善力量助推民族團結、以專業技術賦能援疆事業的新路徑。未來,鄭州慈善總會將繼續深化與哈密市民政局、慈善總會及殘聯的協作,不斷拓展慈善援疆的廣度與深度,為新疆哈密市殘疾人士送去更多關愛與幫助,續寫豫哈同心、民族團結的嶄新篇章。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豫哈兩地攜手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也為全國慈善事業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