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34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34期
一、各地動態
福建:力求打通服務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 12355熱線是共青團組織為青少年提供權益服務的公益短號碼。近年來,12355熱線致力于以專業服務,為青少年健康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堅持把小事做好,把難事做實,把青少年的煩心事解決好。 目前福建省12355已與福建師范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高校在培訓督導、個案轉介服務支持、項目研發與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一方面,12355作為高校心理學志愿者實習基地,幫助學生提升專業實務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積極發揮教學資源、學科專業等方面優勢,為12355心理咨詢工作人員提供督導培訓,培養儲備心理咨詢服務專業人才。2022年2月,福建師范大學還聘任了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心理咨詢師作為該校《心理咨詢熱線實務》課程外聘教師,為心理學專業學生提供專業化培訓和實踐指導。 近期,團福建省委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代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建設的意見》,將12355鏈接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的經驗做法,提煉為“12355+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雙向一體化服務機制,并固化為長效工作機制。 依據該機制,福建省12355將對全省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提供督導培訓,由12355省臺統一接聽指揮,依托設區市分辦中心鏈接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輻射帶動市域青年社會組織資源,共同承接青少年服務項目。他們能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法律咨詢、關愛幫扶等各類服務,實現撥打12355就可找到青少年事務社工,力求打通服務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 |
江西:建立巾幗志愿服務隊近3000支 五級組織網絡形成 10月31日,江西省巾幗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在南昌舉行。 目前江西11個設區市已全部完成巾幗志愿服務協會組建工作,100個縣(區、市)中67個已完成組建,鄉(鎮、街道)、村(社區)建立巾幗志愿服務隊近3000支,江西全省已建立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巾幗志愿服務組織網絡。 江西以村(社區)婦聯主席和村婦女小組長為骨干力量,在鄉鎮、村建立“鄰家嫂子”巾幗志愿服務隊,全省18.9萬名村婦女小組長和86萬名農村婦女法律明白人以“鄰家嫂子”巾幗志愿者的身份立足社區、面向家庭,積極參與關心關愛、移風易俗、普法維權、心理輔導、化解糾紛、扶貧濟困等服務。 江西下一步將鼓勵和支持該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成立巾幗志愿服務隊伍,在發揮婦聯干部、婦聯執委、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先進典型主導力量的同時,吸納專業人才,鼓勵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形成以女性為主體、男性共同參與的巾幗志愿者隊伍。 |
廣州:慈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社區防疫物資有保障 當前,廣州多個社區正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從連日來的大規模核酸篩查,到管控區域的物資保障,對不少社區基層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在和病毒傳播比速度的過程中,防疫物資的及時供應和補充尤其重要,不少公益慈善組織在其中扮演起“協助者”的角色,有效發揮了資源連接的能力,為社區一線防疫工作者提供了持續支持。 除了對應需求,“響應速度”同樣重要,廣東獅子會便在過去幾年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響應機制,迅速設立了疫情工作專項小組,為動員捐贈和解決社區需求打通“最后一公里”。 |
四川:全省科普志愿者超過60000人 11月1日,四川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在成都舉行。 近年來,四川省高素質科普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1年,科普專職人員超過1.4萬人,科普兼職人員超過20.7萬人,科普志愿者超過6萬人。省政協副主席林書成出席會議并講話。 四川省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加強科普要素保障,強化科普載體,豐富科普內容,科普能力不斷加強,科普工作成效明顯。全省已建成省級科普基地208家,獲批各類國家級科普基地70個,其中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6家。 |
二、優秀項目
江蘇:蘇青兩地實施助教助學項目 日前,“瑞華互助土族自治縣助教助學項目”線上捐贈簽約儀式順利舉行。江蘇省瑞華慈善基金會、江蘇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互助土族自治縣教育局代表分別在江蘇省南京市、青海省互助縣出席簽約儀式,并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共同簽訂助教助學項目捐贈協議書。目前,首筆捐贈款項已先期撥付使用。 2017年以來,江蘇省民政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廣泛引導動員全省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積極助力陜西、青海、新疆、西藏等對口支援協作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參與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社會組織已累計實施幫扶項目7149個,投入幫扶資金32.7億元,受益人數超970萬人。 2022年,江蘇省民政廳聯合省鄉村振興局、省對口辦等部門持續加強政策引領,明確重點目標任務,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印發《關于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給予有力支持與指導。全省社會組織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以及組織振興等方面,積極認領實施鄉村振興、對口支援協作和省內重點地區富民強村幫促行動項目909個,涉及資金5.51億元。 |
遷安:圓滿完成2022年度殘疾大學生資助行動 維護殘疾人受教育權利,減輕困難殘疾學生家庭負擔,遷安市殘聯連續多年開展殘疾大學生資助行動,為考取普通高校的殘疾大學生、研究生等學子入學提供資助。截至目前,遷安市殘聯已完成2022年度殘疾大學生資助行動,為21位大學生,提供了5.9萬元資助金。 為全面掌握考入高等院校困難殘疾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情況,遷安市殘聯在高考錄取結束后,通過高三年級班主任和各鎮(街)、村專職委員,廣泛宣傳資助政策,使殘疾大學生及家長知曉資助范圍、資助標準、申請材料、申報程序等政策信息,確保資助工作不落一人、有序開展。同時,市殘聯針對各高校錄取通知書下達時間比較分散這一情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優化申報程序,無法一次性提供完整申報材料的學生可以按程序先進行申報,邊申報邊補充,邊收集邊審核,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及時得到資助,帶著資助金去上學。 近年來,遷安市殘聯累計資助35人,其中困難殘疾人研究生2人,本科大學生2人、中專2人;困難殘疾人家庭本科大學生14人、大專14人、中專1人,發放資助金11萬元。 |
三、鄭州新聞
“熱血鑄軍魂,愛眼助從戎”應征入伍近視青年公益資助項目 正式啟動
8月5日,“熱血鑄軍魂,愛眼助從戎”應征入伍近視青年公益資助啟動儀式在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舉行。鄭州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剛良、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CEO瞿章俊,副院長游昌濤出席啟動儀式。捐贈儀式上,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20萬元愛心善款,專項支持河南省國防征兵工作,助力有志青年實現軍旅夢,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專業眼科醫療機構,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一直以來積極踐行國家政策方針,努力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致力于防盲治盲、眼病義診、眼健康教育等公益事業并發揮積極作用。“7·20”鄭州特大暴雨自然災害期間鄭州愛爾眼科醫院第一時間向多家公益慈善機構,共捐助善款300萬元,用于鄭州一線的抗洪救災工作。在2021年抗疫戰斗中,醫院累積派出醫護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460人次,前后共11次支援抗疫,共進行核酸檢測近70000余人。開業五年來,醫院各類公益救助項目累計投入善款近1000萬元,充分展現了愛爾勇于擔當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
|
四、慈善詩詞
李文學 愛心屋 鄭州多善事,街擺愛心屋。 聚散千家愛,慈風萬眾呼。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