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1年第41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1年第41期
一、各地動態
唐山:社工機構達到47家 持證社工1919人 今年以來,唐山市民政局以“四高”舉措推進社工站建設,在實現各縣(市、區)全部開展鄉鎮(街道)社工站點項目試點的目標基礎上,唐山在6個縣區建成7家特色鮮明、群眾認可,模式可復制、經驗可推廣的示范社工站。同時建成市級社工孵化基地、社工站建設指導中心,超額完成省定任務。 落實《河北省促進社會工作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唐山已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全國社工師考前公益培訓,加強社工服務機構孵化培育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社工機構和駐站社工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全市社工機構達到47家,社工專業人才達到1.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1.4‰;持證社工達到1919人,占0.25‰,兩項指標處在全省前列,社工人才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
|
關愛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湖北:1300多名學生每人每學年獲助學金1萬元 今年,湖北省民政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實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對已被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身份、2021年參加高考并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和專科高等院校的人員發放助學金,每學年1萬元。 湖北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負責人介紹,“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與“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一脈相承。2019年,民政部啟動“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具體實施、中央彩票公益金提供支持。凡是認定為孤兒身份、年滿18周歲的中專、大專、本科學生和碩士研究生,都可以申請資助,確認為受助對象的,每人每學年可獲得1萬元助學金,還可繼續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直至在全日制學校畢業(不含博士研究生階段)。孤兒助學資金實行“專款專用”,民政部門通過社會化發放方式,每季度將助學金發放到孤兒本人銀行卡。
|
構筑"大慈善" 爭做"優等生" 海南:出臺《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近日,海南省民政廳出臺《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推動新形勢下海南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海南自貿港背景下共同富裕建設。 《意見》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提出要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的重大命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海南省委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發揮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加強制度集成創新,推進三次分配,爭當促進共同富裕優等生的要求。海南省人民政府將加快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列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從第三次分配的高度,將慈善事業納入海南自貿港社會治理大局,有力推動了《意見》出臺。 《意見》分為總體目標、培育慈善主體、拓寬參與渠道、激發慈善活力、弘揚慈善文化、加強綜合監管、加強組織保障七個部分。其中“總體目標”明確提出構建組織化、多元化、規范化的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新格局。圍繞實現總體目標,《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任務要求:一是從加快培育發展各類慈善組織、推動建立樞紐型慈善組織、建設基層慈善平臺、培養慈善人才隊伍等方面積極培育慈善主體;二是從拓展慈善捐贈方式、創新慈善應急機制、打造慈善項目品牌、鼓勵發展慈善信托、探索慈善救助福利制度有機銜接、推動慈善社工志愿融合發展等方面拓寬參與渠道;三是從推動政府購買慈善服務、落實優惠措施、加大社會支持等方面激發慈善活力;四是從加大慈善表彰力度、傳承引領慈善文化、加強宣傳推廣等方面弘揚慈善文化;五是從加強內部監管、加強社會監督、加強行政監管等方面加強綜合監管;六是從強化黨建引領、法制保障和監督檢查等方面加強組織保障。 《意見》提出著重解決兩大主要問題:一是目前慈善主體不多的問題。明確要重點培育扶貧濟困、扶老救孤、助殘助醫、賑災助學等支持型和服務型慈善組織,扶持慈善行業組織,大力培育社區慈善組織,發展樞紐型慈善組織,基本形成覆蓋公益慈善各領域,布局合理的現代化慈善組織發展格局。通過建立基層慈善平臺與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培養,實現慈善資源下沉、慈善服務下沉和慈善力量下沉鄉鎮(街道)、村(社區),發展社區慈善,提高基層治理水平。二是解決慈善活力不足的問題。明確要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捐贈、創新慈善應急機制、打造慈善項目品牌、發展慈善信托等渠道。加強慈善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集成發展,加快推進慈善事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等第三次分配力量融合發展。要進一步完善慈善激勵機制,推動政府購買服務,落實有關優惠和支持政策,加大社會支持,探索建立慈善行為記錄和激勵機制,進一步鼓勵大型企業、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群體、普通人的捐贈和志愿服務熱情,擴大慈善事業群眾基礎。三是解決慈善綜合監管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明確要以慈善組織為重點,建立更加完備的慈善綜合監管體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聯合執法工作,推進“依法治善”“依法行善”。 《意見》呈現四大特色及亮點:一是探索推進“省—市(縣)—鄉(鎮)—社區”四級樞紐型慈善組織體系建設,構建現代慈善組織發展格局;二是依托鄉鎮社工站等民政陣地,推進“五社聯動”,為基層提供更精準、專業、多樣化的慈善服務;三是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特殊稅收制度,助力國際國內慈善資源流向海南;四是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慈善文化,深入挖掘海南僑鄉文化中的慈善文化元素,營造人人慈善的氛圍。
|
湘潭:"爺爺奶奶助學團"七年默默資助寒門學子 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五里堆街道板塘社區,有一群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愛心助學團。在7年多的時間里,老人用退休金自愿資助近20名困難學生,溫暖了身處困境的學子。
|
二、優秀項目
還藏族兒童一顆健康"中國心" 江蘇:為拉薩先心病救治"兜底" “心佑工程”是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組織發起、免費救助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健康扶貧項目。自2014年成立以來先后赴新疆、青海、西藏、貴州、陜西、安徽、蘇北等地,對家境貧困的先心病患兒免費開展救治,篩查了6萬多人,開展義診和科普講座400多場次,免費培訓縣鄉基層醫護人員1萬多人,募集愛心資金800多萬元,救助近600名先心病患兒,并幫助這些家庭擺脫貧困。
|
三、縣市區新聞
高新:點贊環衛工,“慈善粥屋”暖胃更暖心 “慈善粥屋”公益項目是由鄭州高新區慈善總會聯合鄭州方一坤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開展的公益項目,為轄區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愛心早餐。據統計,從2020年開始,高新區12家方一坤門店已經接待環衛工人112999余人次免費用餐,總計消費67.79萬余元,這項善舉在高新區有力營造了全社會尊重勞動者的濃厚氛圍。
|
四、慈善詩詞
慈 風 大河慈懿德,萬里澤甘霖。 百姓顏盈喜,中原地漫金。 篤行君子道,誠學圣賢心。 為善仁風勁,春暉播雅音。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