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21年第29期
一、各地動態
江蘇:就業困難人員可申請疫情防控臨時性公益崗位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考慮到困難人員的生活情況,江蘇省人社廳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臨時性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的通知》,明確各地可以在環境消殺、卡點值守、核酸檢測服務、防疫物資對接、防疫風險排查等與疫情防控有關領域開發公益性崗位,用來安置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符合條件的城鄉就業困難人員。 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月工資不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采取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用工單位應該為安置人員辦理社會保險;無法參加工傷保險的,應當為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
宿遷:"眾善眾舉 圓夢助學"溫暖進行中 8月17日,宿遷市啟動2021年“眾善眾舉圓夢助學”募捐志愿活動,為方便市民就近捐獻愛心,活動于線下設置了17個愛心募捐點。 8月23日下午,記者從宿遷市慈善總會了解到,目前17個線下愛心募捐點募得善款7000余元,這些善款主要用來資助今年考上本科院校的困難學子,用于補助他們的學費,同時也會兼顧一些家庭比較貧困的高中生。接下來,宿遷市慈善總會將會同各相關單位審核救助學生的名單,盡快把募到的資金發放到有需要的學生手中。線下募捐活動將持續至8月29日,期待您的愛心助力。
|
海南:累計舉辦線上線下公益招聘會352場 日前,海南省人社廳公布了2021年1-7月省內就業情況。根據公共服務數據統計,今年截至7月底,海南城鎮新增就業13.75萬人,同比增長65.55%。據了解,為持續做好就業供需匹配,海南省人社部門著力提升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截至7月底全省共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6.05萬人次,并加大公益招聘服務力度,1月至7月共開展線上線下公益招聘會352場,1.4萬家用人單位累計提供崗位36.9萬個。
|
句容:市民政局三舉措織密困境兒童保護網 近年來,江蘇鎮江句容市民政局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構建完善適度普惠型困境兒童福利體系,推動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一是織密護育網絡。建立困境兒童關愛保障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家,建成兒童福利機構1家、“兒童關愛之家”2家。選優配強兒童督導員12人、兒童主任176人,同時吸納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提供關愛服務,兒童服務隊伍實現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目前全市307名困境兒童均落實“一人一檔”、享受跟蹤服務。 二是健全分類保障。穩步提高困境兒童保障標準,7月起句容市機構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提高至2642元,社會散居孤兒提高至1982元、監護缺失兒童提高至1586元,父母無力監護兒童提高至1190 元,重病重殘兒童提高至991 元。實施困境兒童個案服務模式,通過未成年人保護社會工作個案,開展個案保護及社工服務。啟動困境兒童醫療保障,為全市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免費提供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同步實施明天計劃醫療救助。連續2年開展“助學圓夢”項目。 三是打造服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服務有機結合,2021年4月1日開通市未成年人保護專線“12345”,做到統一平臺、一號對外、集中受理、統一回復。受理兒童救助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咨詢服務、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線索、兒童心理問題疏導、情緒撫慰等服務。全力做到響應迅速、保障到位,提升救助保護服務水平,保障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
二、優秀項目
鎮江:"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相融合關愛困境兒童 今年以來,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檢察院依托國家司法救助政策,主動協調民政、教育、慈善總會等部門凝聚合力,把困境兒童列為關愛重點,探索“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相融合的救助模式。目前,已結合辦案梳理救助線索4條,為4名困境兒童落實司法救助、完善監護協議以及辦理生活補貼,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三、鄭州新聞
烏魯木齊市民愛心匯聚鄭州救災 7月21日至8月3日,烏魯木齊慈善總會將當地人民自發捐贈的17.703166萬元善款先后匯至鄭州慈善總會,期盼早日戰勝災情,重建家園。 聞汛河南鄭州等地遭受暴雨災害后,作為兄弟單位,烏魯木齊慈善總會積極行動,緊急啟動 “助力河南 抗洪救災”公益慈善項目。發出捐贈倡議后,許多新疆本土企業、志愿者團隊、愛心人士紛紛捐款,為鄭州加油助力,奉獻新疆人民的一份力量。
|
四、縣市區新聞
中原:全力以赴打好打贏防汛救災攻堅戰 中原區慈善總會召開防汛救災慰問工作部署會,會議就進一步強化慈善組織服務功能,針對困境兒童、低保戶、特困人員三大困難群體,共計1476人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事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單位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嚴格要求,方式上細致周密,迅速足額發放慰問物資,此次活動共發放47.232萬元慰問品,使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正常有序,充分體現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之情。
|
五、慈善詩詞
贊美慈善助學者 范公義地三千畝,武訓青蚨數百錢。 涓滴不辭歸碧海,化為春雨沃芝蘭。 注:范仲淹曾設義莊助學;清武訓曾乞討興學。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