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20年第42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0年第42期
一、各地動態
無錫:8.2億真金白銀幫扶海東13萬貧困群眾 自2017年江蘇省無錫市-青海省海東市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來,無錫市用真金白銀真幫實扶,4年間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2億元,是原2.74億元協定資金的3倍,超過海東全市投入脫貧攻堅財政專項資金的十分之一。 4年來,無錫“金融活水”注入海東后,海東市嚴格管理精準使用,先后組織實施各類幫扶項目309個,實施了116個產業扶貧項目,共建引勝溝蔬菜等3個扶貧產業園;打造青繡、民族服飾等11個扶貧車間;富硒黑蒜、八眉豬養殖等64個特色產業基地;打造互助卓扎灘、循化乙日亥等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實施了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新建樂都七里店配套學校,完成553個村級衛生室標準化改造、239個村飲水安全和166個村道路交通維修、23所學校校舍修繕;實施了助醫助學、人才交流、勞務協作、殘疾人幫扶等項目,這批項目使海東市總貧困人口中的13萬人受益。
|
大連:這支愛心助學團隊4年吸引360多人參與 在大連,活躍著這樣一支愛心團隊,4年時間,從3個人發展到360多人。這就是由愛心人士單靜女士發起的大連明德書院明德義工站“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愛心助學團隊,自2017年至今,志愿者們陸陸續續資助了數十名學生,幫助他們重返校園。
|
寧夏: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自2015年寧夏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以來,截至目前,寧夏全區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張吉忠說,寧夏貧困地區“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解決,其中,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使110萬山區群眾喝上了安全水;貧困地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5%、集中供水率達98%;11.7萬戶困難群眾住進了安全住房;貧困人口醫保參保率達100%,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達90%以上;貧困家庭孩子義務教育階段因貧失學輟學實現動態清零。
|
湖北:為慈善事業立法讓愛心不被辜負 慈善事業,是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救助制度和兜底保障制度的有益補充,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11月底,《湖北省慈善條例(草案)》首次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對公開募捐、個人求助等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規范。
|
二、優秀項目
北京:"美麗童行"十四年籌集善款逾2.27億 12月15日,由鳳凰網主辦的2020“美麗童行”公益盛典在京舉行。活動以“致最美的你”為主題,重溫“美麗童行”十四年走過的公益歷程,展望公益未來。政商屆領袖、公益界同仁、文體明星等各界精英溫情相聚,通過故事講述、音樂演繹等形式聚焦兒童公益事業,致敬公益同仁,共同呼吁全球華人關注兒童健康、教育及發展議題,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傳遞社會正能量。
|
三、鄭州新聞
心系國防獻愛心 情傾慈善聚力量 12月24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與鄭州市國防教育協會在此舉行“鄭州慈善總會·國防教育基金”啟動儀式。這是鄭州慈善與國防教育的直接合作、深入合作,開啟了我市慈善+國防教育的新模式。既拓寬了慈善領域的覆蓋范圍,又是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教育創新發展的具體體現。 鄭州市國防教育協會承諾每年協調企業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40萬元,5年合計捐贈200萬元,作為“鄭州市國防教育基金”初始基金。
|
四、慈善詩詞
水調歌頭·老農募捐 挑上百斤米,老漢又爬山。洪災過后,沿途不忍睹田園。禿頂鶉衣赤腳,冷飯薯絲腌菜,老屋兩三間。兒女俱亡故,孫輩早搬遷。 鄉政府,尋干部,要募捐。“今年我已八五,身體牯牛般。家有三倉稻谷,請你派人挑去。”又獻一千元,摸黑回家去,竹片作燈燃。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