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5年第11期
一、各地動態
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非行政許可審批取消
國務院關于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
國發〔2015〕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研究論證,國務院決定,在前期大幅減少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8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取消事項的落實工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防止出現管理真空,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審批。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的事項,不得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實施審批;審批部門要嚴格規范審批行為,明確政府內部審批的權限、范圍、條件、程序、時限等,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要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
國務院
2015年5月10日
94%南京市民愿參與慈善捐助
94%的市民表示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愿意參與慈善捐助,超過一半的捐助者認為善款應該首先用于助學。南京市慈善總會近日第一次發布城市慈善數據報告,經過對1500名市民關于慈善數據的調查分析發現,南京作為博愛之都,城市里透著暖暖的愛意。
2014年12月起,南京市慈善總會向1500名市民代表發放了慈善問卷調查報告,今年3月數據回收匯總,經由南京大學專家團隊通過專業統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在關鍵詞“有愛”一項:你愿意參與慈善捐助行動嗎?1333人表示如果有合適機會愿意參與慈善捐助,占調查總數的94%,只有86人“不愿意”,還有幾十人對該項棄權。在“最關注哪些慈善項目”中,“助學項目”的關注度最高,隨后依次是救災、助困、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針對“透明慈善”,被調查市民顯示了謹慎的關注,并表示這也是最有可能對慈善捐贈活動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捐款不能有效到達受助人手中”,比例高達76.7%。其次是“款項去處不明,信息公開不夠”,占比超過61%。
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將納入社會救助
5月14日,我國迎來主題為“聚焦孤獨癥兒童”的第二十五個全國助殘日。近日,從北京市殘聯了解到,民政部門有望將符合條件的孤獨癥兒童納入社會救助、兒童福利和殘疾人優待政策范圍。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0到6歲精神殘疾兒童約有11.1萬人,其中由兒童孤獨癥導致的精神殘疾兒童占了近4成,約為4.1萬人。近年來,北京市就孤獨癥兒童的篩查、診斷、康復治療、融合教育及大齡孤獨癥者的庇護性勞動等方面出臺了相關政策。目前,本市0到6歲孤獨癥兒童每年可以享受北京市和中殘聯共計每人4.8萬元的基本康復項目補貼。
據介紹,5月14日至6月30日,50幅出自孤獨癥兒童之手的畫作將第一次走進北京的5座地鐵站,進行集中展示。市民可以采用微信支付的方式購買孩子們的畫,所有款項將直接進入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公共賬戶,專門用于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治療。
此外,北京市殘聯相關負責人透露,本市去年年底開始發放的殘疾人一卡通,也就是首批“北京通”目前已經發放了36萬張,發放工作即將全部完成。助殘日前,殘疾人一卡通還將首次啟用金融功能,西城區的4422名殘疾人的 “助殘券”共計173萬元資金將打入卡內使用。同時,持殘疾人“一卡通”還可在本市500余家連鎖經營企業享受打折優惠。
溫州將創建百企慈善幫扶基金
近日,溫州市慈善總會舉行企業公益座談會,提出將在全省率先試點,在企業成立慈善幫扶基金,計劃三年內建立百家慈善幫扶基金,在企業搭建愛心平臺,開展以扶貧濟困、回饋社會為重點的慈善幫扶活動。
市慈善總會創建企業慈善幫扶基金初步規劃:每家企業設立不少于30萬元的慈善基金,要求創建企業有班子、有規劃、有基金、有制度、有實績、有臺賬,資金由企業自主支配,基金賬戶設在市慈善總會,資金使用采用網上審批。參與企業實行年評制,年終由市工商聯和市慈善總會組織考察驗收,合格企業市慈善總會將獎勵補助1萬元,注入基金。
四川:“大學生公益人才協力計劃”啟動
“大學生公益人才協力計劃”日前正式啟動。四川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四川省協力公益發展中心聯合高校及公益伙伴,搭建起“大學生公益人才培養平臺”,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培養專業化、本土化的公益人才隊伍,加快補齊四川公益事業發展人才的“短板”。
該計劃將在全省群團中心系統、社會組織、基金會等建立大學生公益實踐基地,為大學生了解、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搭建服務平臺,同時解決群團中心系統、社會組織、基金會面臨的人才匱乏難題。
二、優秀項目
“完美微笑”公益項目將惠澤全國100例貧困唇腭裂患者
4月26日晚,中國國內首個唇腭裂美容階段修復援助計劃——“完美微笑”在湖南長沙啟動。未來三年內,長沙美萊將免費為100例已經接受基礎功能修復的貧困唇腭裂患者實施唇鼻美容修復。熊黛林是該計劃的形象大使。
“完美微笑”援助計劃由華聲在線聯合湖南省慈善總會發起。項目組委會表示,此舉旨在利用媒體和慈善部門的號召力,搭建一個全新的公益平臺,創新唇腭裂援助模式,為更多的唇腭裂患者提供更大程度的修復援助。項目同時向全國征集100名整形醫生,為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費修復手術。
在中國,每55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兔唇兒,群體數量正以每年約3.5萬例的速度增加。這種發病率極高的出生缺陷,困擾著數十萬患者和家庭。
1999年,美籍華人王嘉廉曾發起“微笑列車”公益項目。在進入中國的15年間,該項目救助了唇腭裂患者30萬例。由湖南省慈善總會執行的“唇腭裂”湖南項目也已援助超過20000人。
據悉,嚴重的唇腭裂往往伴隨面中部塌陷和鼻部畸形。目前,“微笑列車”提供的只是基礎功能部分的免費修復,大量受助對象接受修復后,在人際交往中仍存在心里障礙。
組委會稱,此次的計劃將與“微笑列車”湖南項目互相補充。“微笑列車”主要幫助唇腭裂患者實現基礎功能的修復,“完美微笑”則針對非首次、非基礎修復者,專注為唇腭裂患者提供后期美容階段的修復援助。
家境貧困的安徽男孩邵皖峰是首批被援助的患者。這位小男孩不僅患有先天性雙唇腭裂,還存在咽閉合、缺牙、塌鼻等病癥。為籌措巨額醫療費,邵爸爸不得不拼命工作。“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后能經常微笑。”
三、鄭州新聞
姚待獻會長視察“聾藝畫廊”—聾人創業 慈善項目
2015年,鄭州慈善總會與鄭州市聾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聾藝畫廊”—聾人創業慈善項目,作為造血型項目的嘗試,總會領導對此予以高度重視,5月4日下午,市領導、鄭州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常務副會長李建民等領導前往“聾藝畫廊”視察項目開展情況。
中州大學相關領導、畫廊負責人與在畫廊中學習就業的聾人學生們一起熱烈歡迎姚會長一行的到來。中州大學黨委書記周春輝、特殊教育學院院長孟繁玲分別向姚會長介紹了目前聾人的學習、就業現狀;畫廊負責人宋女士向姚會長詳細匯報了畫廊的經營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姚會長著重詢問了目前在畫廊學習就業的聾人學生的生活、收入情況、將來創業的思路、方向以及慈善資金的撥付、使用情況等問題,在得到積極明確的答復后感到十分欣慰,表示鄭州慈善總會將會適時追加對本項目的資金投入,鼓勵畫廊方面利用慈善項目資源及鄭州慈善總會平臺,積極求進,健康發展,幫助更多的聾人走上自強的道路。
聾人學生們用熱切的眼神和手語向姚會長表示尊敬和謝意,并向姚會長等領導獻上自己的作品作為禮物。姚會長在參觀了聾人學生的作品之后感慨的說:“聾人雖然有了先天的遺憾,但是相對的也有能夠超越正常人的能力,無聲的世界是不幸的,但在慈善愛心的支持鼓舞下,自強不息的聾人們在這里一樣能創造出驕人的成績,希望更多的愛心企業在慈善旗幟的引領下,群策群力為這些不幸而又幸運的人們打造‘中國夢’”!
四、平凡感動
陳梅林:舉債六萬照顧截癱農民工六年
陳梅林,湖北荊門掇刀區名泉社區的一位普通農婦,六年來,一個人肩負起幫扶一位素昧平生、遭遇意外事故截癱的外地民工馮其良的重擔,為此她花光自己的20多萬積蓄,還借貸六萬多元。
五、慈善格言
讓大地充滿慈愛,使人心共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