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5年第10期
一、各地動態
2015年胡潤慈善榜發布 馬云再登榜首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5胡潤慈善榜》,100名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上榜。馬云再次成為首善,去年捐贈的股權目前市值漲幅達到25%,價值約180億元。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這次我們在慈善榜上注意到了兩個經濟趨勢。第一是經濟大環境的速度變慢了,在慈善榜中體現在除馬云外,平均捐贈額和去年相比下降了10%。另外,海外的一些捐款也印證了中國經濟國際化的趨勢。”
青島發放17.6萬見義勇為慈善救助金
4月22日,青島市慈善總會、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組織開展全市第十批見義勇為生活困難人員救助撫恤活動,共向19名人員或其親屬發放“見義勇為慈善救助金”17.6萬元。
近年來,青島市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參與平安建設,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涌現出了一大批見義勇為先進典型,為維護全市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們當中有的獻出了寶貴生命,有的身負重傷,有的留下了終生殘疾,其本人或其親屬生活陷入困境。
“見義勇為慈善基金”全部來自“慈善一日捐”善款,2014年度“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 8515.62萬元,其中市慈善總會募集1130.07萬元,所募集的善款除了對青島市因見義勇為犧牲人員或負傷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人員進行救助撫恤之外,還用于對本市城鄉低保及邊緣家庭、特殊疾病、孤兒寡老、貧困殘疾人、困難大學生、遭遇突發災害等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為能夠繼續深入組織發動2015年“慈善一日捐”活動,募集更多的善款,使更多的困難家庭獲得救助,市慈善總會號召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抽出一天時間參加一次集中捐贈活動,為社會困難群眾奉獻愛心。
鄭州愛心基金及愛心銀行啟動
想獻愛心今后在“家門口”就有機會了。4月17日下午,鄭州慈善志愿者工作站“愛心基金及愛心銀行”在鄭州慈善總會啟動,在慈善志愿者工作站不僅可以捐助善款、扶貧濟困,還可以參與慈善文化宣傳、加入志愿者隊伍。
鄭州慈善總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愛心基金”是通過授權募捐的形式,鼓勵各慈善志愿者工作站自籌自募慈善專項基金,遵循“誰募集誰使用”的原則,配合慈善總會匹配的愛心資金,共同支持各工作站開展慈善活動。此舉將暢通社會各界參與慈善的渠道、調動社會大眾參與慈善的積極性,使基層志愿活動能夠持續、有力地開展。
“愛心銀行”,是依托社區等工作站建立規范的志愿者管理體系,對志愿者參與活動或捐資捐物設置相應的星級等級,實施積分管理的辦法,并以集中認定、表彰、獎勵的辦法,鼓勵社會大眾在“家門口”參與慈善。此舉將使我市更多的困難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慈善的關愛與幫助,也使慈善活動更加“接地氣、得民心、惠民眾”。
據悉,截至目前,鄭州共建立了65家慈善志愿者工作站,工作領域涵蓋社區、醫院、機關、企業、學校、NGO等各行各業,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形式多樣的慈善志愿服務活動在我市各個角落開展,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好評。
蘭州“慈善公益助學平臺”啟動
4月15日上午,由民建愛心會員發起、民建蘭州市城關區基層委員會倡議的民建“慈善公益助學平臺”正式啟動。據了解,按照該平臺的遠景設計,未來3至5年內,甘肅省每年將有5到10萬名學生,享受到來自民建“慈善公益助學平臺”的資助。
由于甘肅省貧困縣較多,受資助學生量大面寬,困難家庭的孩子一旦失學,往往會埋下因無力擺脫家庭窘境延續貧困的窮根。 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愛心助學經驗和模式,穩妥推進此項公益活動,經民建蘭州市城關區基層委員會討論后決定成立基金會管理模式(原則上不接收社會捐助,資金使用管理執行會內公示監督),在延續已受資助學子的基礎上,在城關區范圍內資助困難家庭的學生。民建“慈善公益助學平臺”資助的學子,將根據蘭州市城關區統戰、民政、教育和基層鄉鎮、街道上報的困難家庭信息為依據,實行初選、核實、公示、對接、跟蹤、監督等方式確定救助對象。每位資助對象每年的資助標準為:小學生600元/人、初中生1200元/人、高中生1500元/人、大中專生3000元/人、大學生5000元/人。
“飲水思源”公益基金啟募
日前,溫州市水利局在溫州市慈善總會建立“飲水思源”冠名基金,面向單位和個人募集公益善款,今后,該基金將專項用于支持珊溪水源地困難群眾幫扶救助、轉產轉業和民生發展。
珊溪水庫是溫州500萬人民的大水缸,2001年開始供水。近年來,為了保障珊溪水源飲水安全,庫區百姓自我約束,嚴防生活污水和垃圾入河污染水源,自愿關停賴以生計的養殖場。據了解,庫區內有16個鄉鎮518個行政村,市政府通過財政撥款、水價調整及融資貸款,籌集資金主要用于解決治污工程,數十萬群眾的轉產轉業和困難救助資金還存在很大的缺口。
為發動更多受益區群眾關注庫區百姓,共同保護“大水缸”,市水利局在溫州市慈善總會建立“飲水思源”冠名基金,公募社會各界愛心捐款及其他資源。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有更多的機關、企事業、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志愿者加入到珊溪水源保護公益事業中來。而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水愛水,也是感恩庫區百姓的一種方式。
二、優秀項目
全國少年兒童生態道德教育項目2015啟動
日前,在中國兒童中心與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舉辦的“全國少年兒童生態道德教育項目2015年項目啟動暨全國師資培訓”會上,兒童親自然力、生態道德教育、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詞成為焦點。
生態項目執行負責人、中國兒童中心科研與信息部部長霍雨佳說,兒童天生具有親自然力,但需要后天的干預,才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據悉,今年中國兒童中心發起“綠色土壤與綠色種子計劃”,繼續攜手全國各校外教育機構,探索兒童親自然力的培養及兒童生態道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鄭州新聞
“慈善義肢 助力前行”殘疾人援助慈善項目正式啟動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些不幸的人們,因為各種意外,導致肢體殘缺,進而喪失勞動能力、甚至不能自理,倘若家庭原本就貧困,那更是雪上加霜。然而災禍無情人間有愛,鄭州慈善總會與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聯合開展的“慈善義肢 助力前行”殘疾人援助慈善項目在4月22日正式啟動,為本市貧困家庭的肢體殘疾人送來了希望。鄭州慈善總會捐贈150萬元,支持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以3年為期實施此項目,對貧困肢體殘疾人每人補助5000元用于安裝義肢,預計每年100人,三年共計300名殘疾人將由此受益,獲得重返正常生活的希望。
在康教中心院內,鄭州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萬民親手為第一批獲得慈善項目救助的殘疾人朋友們送上救助金,并與他們握手,致以親切問候,鼓勵他們汲取慈善的力量,對未來生活樹立信心。剛剛安裝好義肢的殘疾人朋友們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場就要嘗試行走,在眾人的鼓勵和幫助下,雖然動作仍有些不適應,但重獲行動能力的喜悅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王萬民副會長對市殘疾人康教中心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并希望他們繼續努力,為更多遭遇不幸的殘疾人送去希望。市殘聯理事長楊惠春代表廣大殘疾人朋友向鄭州慈善總會送上一副書法,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盡顯慈善事業的風采:善行綠城,愛滿人間!
四、平凡感動
曹畢濤:義工路上的執著行者

在京山,有這樣一個人,他家庭不富裕,但每年籌措數萬元資助弱勢群體;他時間不富余,卻常年奔走在鄉間尋訪貧困學生;他人員不富有,可每有活動總有義工熱心做公益。
這個人,就是湖北省第二家獲準注冊成立的義工愛心志愿者組織、湖北省義工組織首家成立黨支部、敬老助老服務“湖北十佳青年志愿公益項目獎” 的京山縣義工聯帶頭人——曹畢濤。
愛心有溫度,能量可傳遞。曹畢濤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人。如今,京山義工這個家庭成員已經擴大到500多人。帶頭人曹畢濤成為荊門市政協委員、京山縣政協常委、京山縣工商聯常委和京山縣慈善總會理事,2013年還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志愿者、湖北十大愛心大使。
盡管我們的能力微不足道,但我們希望用點滴的關愛,點亮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同時,這種慰藉和希望也直達我們自己的內心:做義工,我快樂!曹畢濤不斷勉勵自己。
五、慈善格言
播撒慈愛種子,澆灌善良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