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談慈善:慈善行為要自覺自愿并量力而行 ——訪河師大新聯學院學生文力
慈善理念:“慈善不是可憐而是行動。慈善要自覺自愿,但是也要量力而為。”
“在第七個‘鄭州慈善日’到來之際,我回想了自己有關慈善的經歷,也總結了自己對慈善的理解。我認為:慈善不是可憐而是行動。”文力說。
“人之初,性本善”,當我們看到生活在困境里的人都會有同情之心,一部分人只會將善停留在可憐上,也會有一部分人將愛心付諸于行動,比如為貧困山區的兒童捐衣贈物。對此,文力說:“雖然對于大學生來說并沒有社會慈善家的經濟實力去做慈善,但俗話說得好‘不以善小而不為’,無償獻血、主動為老人讓座、平時去孤兒院敬老院做義工,愛心不論大小,小善日積月累也會有巨大的力量。”
“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見善”。文力認為:“一心為公,并非是節衣縮食,過苦行僧的日子。我認為,慈善募集應堅持量力而行與自愿自覺的原則;慈善救助要盡力而為,想方設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此,我們就能正確理解慈善理念乃至慈善文化,樹立發展壯大慈善事業的信心。莫將慈善停留在嘴邊,行動起來,每當我們幫助一個人,給陌生人一個微笑,這份善和愛也會由此傳遞,讓愛心灑滿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