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第二十七期
一、各地動態
河南公益慈善類等四類社會組織可直接登記 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從今年9月1日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類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工作。 《通知》指出,公益慈善類,主要是指從事扶貧濟困、救孤助殘、助老扶弱、賑災救援以及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環境保護等公益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此外,社會組織申請直接登記,均應辦理名稱預登記。社會組織經核準登記后,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職能相關的業務主管單位,建立聯系,接受指導,爭取支持和幫助。
|
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決賽將在慈展會壓軸登場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以公益創投的理念提供資助,促進了一批優質公益慈善項目的成長,同時以電視競賽的形式擴大傳播,推動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標準和品質的提升。 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自5月21日正式啟動,共來自全國32個省市區的906個項目提交有效報名材料。經過歷時4個月的入圍賽和晉級賽層層比拼,由28名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公益媒體人組成獨立的專家評審團,共評選出了207個“雙百強”入圍項目,協力貢獻獎11個,年度特別獎10個(由芒果V基金資助100萬元首次設立該獎項),實施類項目金銀銅獎20個(其中銅獎10個,銀獎5個,金獎5個),創意類項目前20名項目(其中第11-20名獲銅獎,1-10名進入決賽)。 大賽決賽定于慈展會閉幕當天9月21日下午壓軸登場,創意類十強項目將通過電視競賽在全國觀眾面前角逐金銀大獎。
|
特困戶搬進慈善安居房 近日,恩施市建始縣官店鎮偏遠的干溪坪村十一組特困戶王永清一家喬遷慈善安居房。 “黨的政策太好了!”前來賀喜的鄰里說。年過六旬的王永清夫婦原本有個幸福的家,然而數年前接連的災難“毀”了他家的幸福,入贅的女婿打工出事,女兒撇下兩個孩子出走后杳無音信。兩位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守在50年前修建的破舊漏雨的小屋艱難度日。 像王永清這樣的特困戶牽動縣領導的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縣把特困戶建房問題納入重要民生工程來抓,決定由縣慈善總會牽頭,多部門聯手,采用捆綁項目資金、慈善兜底的辦法,為每戶特困殘疾戶募集資金5萬元,新建100平方米的慈善安居房。王永清老人一家成為全縣10鄉鎮首批確定的22戶慈善安居房戶之一。 在鎮里、村里及鄰里幫助下,王永清家成為建始縣慈善安居房第一個入住戶。搬家前夕,鎮領導再三囑咐,老人家一輩子沒看過電視,一定要買臺大電視機。當天,鎮領導為他家送來彩電、被子、家具三件“大禮”。 不放鞭炮、不擺酒席,來客一杯清茶相敬,簡樸而熱鬧的搬家儀式在大山里還是頭一回。“慈濟世間時雨恩澤官店鎮,善行天下茅屋翻新錦繡家。”新房上的對聯表達了王永清的感激之情。
|
福建省啟動宗教慈善周活動 近日,福建省召開全省宗教公益慈善活動經驗交流會,定于今年9月15日-21日為全省“宗教慈善周”,全省宗教界將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濟困、助殘、救災、養老、助學、支教、義診等公益慈善活動。 自2012年9月開始,根據國家宗教局統一部署,我省每年組織宗教界舉行以“慈愛人間,八閩五教同行”為主題的宗教慈善周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屆。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全省宗教界以慈善周為平臺,開展豐富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累計捐款捐物超過2億元。其中,僅去年9月至今,全省宗教界捐款捐物累計已達1.16億元。
|
沈陽“地鐵好少年”決定捐出2萬元獎金 轉捐給慈善事業 用以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在嘈雜的地鐵車廂內,一身校服的他蹲下身子,默默收拾了別人吐在地上的嘔吐物……9月15日,沈陽“地鐵好少年”的正能量故事傳遍全國,這樣的小小善舉,獲得了眾多草根網友及央視、人民日報等大V的點贊,那張少年默默收拾嘔吐物的照片也被媒體稱為一張會讓你“捫心自問”的照片。而在全城尋找下,隨著“地鐵好少年”的現身,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決定聯合沈陽晚報,共同獎勵沈陽市同澤高中學生孫冠儒2萬元正能量獎金。 9月16日,經過冷靜思考,“地鐵好少年”孫冠儒與父親商量后決定,將獲得的2萬元正能量獎金轉捐給慈善事業,用以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
二、優秀項目
“春苗營養計劃”項目 項目單位:安利公益基金會 項目介紹:春苗營養計劃是安利公益基金會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開展的公益項目,旨在通過為中西部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配備廚房設備、培訓廚房管理員,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截至2014年9月,“春苗營養計劃”已覆蓋全國20個省(區、市)、200多個縣,總計建成3000余所春苗營養廚房,培訓3500多名廚房管理員,受益兒童達到150萬人,超額完成2011年做出的3年建設1000所廚房的承諾。2014—2015年,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總計8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烏魯木齊市及喀什、和田、克孜勒蘇三地州,當地受益兒童將達到3萬人。
|
三、鄭州新聞
關愛弱勢群體 共建和諧社會 ——鄭州慈善總會拿出100萬元救助我市貧困大病患者 9月16日上午,讓愛感動鄭州——關愛弱勢群體、共建和諧社會重大疾病救助活動在鄭州市老年公寓會議室舉行。市領導、鄭州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州慈善總會顧問謝霜云等領導出席了儀式。60多名大病患者及家屬代表參加儀式。 活動上,與會領導為大病患者代表發放了救助金。姚待獻會長在講話中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的大病患者和家屬代表們,增強信心,科學施治,力爭早日康復;二是希望廣大的企業、愛心單位及愛心人士積極回報社會,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三是希望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各個行業都要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關于進一步加強慈善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學習貫徹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兩辦關于做好慈善日活動的通知精神,高度重視慈善、積極支持慈善、帶頭參與慈善。通過大家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興起全民慈善的新高潮。 本次舉行的讓愛感動鄭州——關愛弱勢群體、共建和諧社會重大疾病救助活動,鄭州慈善總會拿出100萬元用于救助全市范圍內63名重病患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部分貧困大病患者看病難的問題。鄭州慈善總會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大疾病救助這一民生難點。用實際行動向所有家庭貧困的大病患者獻上一份愛心,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困境,創建美好和諧家庭。
|
四、平凡感動
八旬翁義務導診20年 趙國幀是新鄉市一名普通市民,今年已經80歲高齡。每天早上在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總能看到他穿著紅馬甲的忙碌身影。早上6點半,下午1點半,他總比醫生早到1個半小時,招呼早到的患者,幫患者充卡、填表、找科室,這些義務服務他一干就是二十年。他用點滴行動,溫暖著患者、醫生們的心,彰顯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
五、慈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