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個“鄭州慈善日”募集款物25億元 創歷史新高
10月14日,慶祝第十四個“鄭州慈善日”活動在鄭州嵩山飯店舉行。當日下午,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力量再一次發力,為鄭州家園重建、鄉村振興發展推波助瀾。活動現場累計接收捐贈款物25億元,創下了“鄭州慈善日”設立以來募集款物新高。
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鄭州等地突降特大暴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災害發生后,社會各界力量積極行動、傾情奉獻,共助鄭州災后重建。在此次的防汛救災捐贈中,我市慈善系統共接受社會各界防汛救災款物共計2167134851元。
第十四個“鄭州慈善日”活動現場,備受關注的鄭州慈善“愛心榜單”中,康利達集團捐贈1720萬元位居捐贈榜首位,鄭州高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581萬元位居榜單第二位。各開發區、區縣(市)中,金水區捐贈4130萬元居首位。康利達集團、鄭州高新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原華信商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人民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河南鑫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島智慧供應鏈有限公司六家愛心企業和單位捐贈款物均逾300萬元,成為今年鄭州慈善日捐贈企業的領頭羊。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 徐立毅同志對第十四個“鄭州慈善日”活動作出批示,指出慈善事業是社會“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和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廣大慈善組織要引導更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投身慈善事業、傳遞愛心溫暖、促進共同富裕。
善愛德榮,興業潤世。“達則兼濟天下”。姚待獻會長在致辭中對今年“7·20”鄭州防汛救災工作中,千里馳援鄭州的全國各界愛心人士以及長期支持鄭州慈善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愛心企業家、市直機關干部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表示感謝!他要求全市社會組織要深入學習實施《慈善法》,學習黨和國家相關政策規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慈善文化,豐富新時代慈善文化內涵,激發全民慈善意識。要圍繞更好地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進一步落實慈善稅收優惠政策,努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積極培育和發展慈善組織,加快壯大社會慈善力量。建立健全基層慈善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與慈善事業深度融合。持續創新慈善模式,加快發展慈善信托,打造一批標準化、品牌化慈善項目。完善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相銜接的體制機制,引導慈善資源助力落后地區和困難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慈善組織干部和慈善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引導慈善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和災后重建。深入開展慰問愛心企業活動,尤其是為慈善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民營企業,了解企業發展運行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設身處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可度,使慈善事業和愛心企業相互“反哺”、共同發展。同時,呼吁更多愛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為助力鄭州災后重建、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慈善力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之年。這一年,也成為了鄭州所經歷的極不平凡的一年,是鄭州市同心抗“洪”、抗“疫”之年,我們看到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戰災情疫情的強大力量,更見證了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感召力, 作為新時代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讓我們以慈善之力踐行第三次分配,以新時代慈善之光回饋社會,為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體現慈善擔當、貢獻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