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進行時——鄭州慈善總會2014年大學生擔任養老護理員一周工作紀實
經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100名大學生養老護理員已于7月7日、8日順利完成先期培訓課程。上崗的大學生護理員給總會發來了她們工作日志。現分享如下:
來自養老護理員牛麗麗的日志:




2014年7月10日
在陳阿姨這里已經兩天了,大致了解了每天的工作日程。陳阿姨對人特別好,人緣也好,每天A101的房間經常有人來訪,大家說說笑笑,氣氛非常融洽。陳阿姨對老人不僅有愛心而且有足夠的耐心,做事細心。時間出真知,她雖然沒有太多的理論知識,但她經驗豐富,例如:如何為老人擦身、喂飯?如何防止壓瘡發生等都有很多的實踐經驗,這些都是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陳阿姨就是我的老師。
2014年7月11日
今天上午,朱奶奶的老伴兒又來看她了。爺爺給奶奶買了件新衣服是玫紅色的,特別漂亮。爺爺每周來三次,周二、周四和周日。每次爺爺來都會讓護理員給奶奶穿鮮亮的衣服,讓奶奶端坐在輪椅上,戴上眼鏡,爺爺會給奶奶揉揉肩,錘錘腿,抻抻手指。相識,相知,相戀,相守,他們一起走過了六十余年。在爺爺的眼中,奶奶是最美的吧!我想這便是相濡以沫,這就是伉儷情深啊!
2014年7月12日
今天天空又下起了絲絲小雨,天氣格外涼爽,絲毫沒有要流汗的意思。 天氣放晴,給奶奶們喂喂飯,剪剪指甲,和她們說說話。這樣的日子心情也是好的。
依舊是七點二十點名,依舊是打飯、拖地、擦桌子、柜子、地板。不同的是對所照顧的老人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日久生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陪王奶奶坐坐,給李奶奶端飯,看張爺爺下棋。看到他們開心,我的心里就高興,看到他們哭泣、孤寂,我的心里就難受。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關愛老人,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2014年7月13日
今天中午,更多的愛心人士來到舒心老年公寓送溫暖。公益是愛心的代名詞,是美德的接力棒,我現在很愛我的工作!
![]()
來自養老護理員馮雪寧日記: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像往常一樣,一大早上班。到九點鐘,完成了例行工作之后,我和同班阿姨坐下來小憩片刻。
算起來,來到二七恒愛老年公寓做護理員已經整整一周了。一周來,我對這里的工作程序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我的心理狀態從迷茫、困惑、不理解到逐漸適應。我感到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這份充滿陽光、浸潤著溫馨之愛的偉大事業當中。
我望著客廳里的爺爺奶奶們沉思:他們有的坐著,有的低著頭,有的半靠著。他們雖然剛吃過早餐,得到了暫時延續生命需要的保障,然而他們無法解除因為先前各種因素帶來的病痛的折磨。我不禁想到自己家里的媽媽和父親。他們是一樣的啊!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后代、為了社會付出了自己的前半生,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耗費了自己的心血。到了今天,他們應該過上更幸福生活才對。不行!我還得為這些爺爺奶奶們盡可能的減少痛苦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不是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全科醫師班的學生嗎?雖然只上了大一一年,知識還不全面,但畢竟已經有了初步的基礎啊!我是不是應該為爺爺奶奶們多做些什么呢?我不是下過決心,要把對自己父母的小愛變為對社會的大愛嗎?
我立刻充滿著動力,為了爺爺奶奶們的幸福,用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為老人們減少點痛苦。
我首先為李奶奶診斷。李奶奶患習慣性便秘,每天都是只有在給她打了開塞露的情況下才能拉出來一點大便,經常憋得難受。我把奶奶扶到床上,順著大腸經的走向,開始為她按摩。從上午到下午,我為奶奶按摩50次,奶奶高興地說“真舒服”。我說:“奶奶,我會每天都為您按摩的”。她瞇著眼,臉上露出了幸福、燦爛的笑容。然后,我又給奶奶喝了苦瓜汁。
接著,在空閑時間里,我按照每個老人的不同病情,給爺爺奶奶們按摩身體的病側和相關穴位。按一按涌泉穴、太沖穴,揉一揉腰背部,挨個拉拉他們的每一個腳趾頭,疏通疏通筋骨。
在做這些的時候,我還給爺爺奶奶講這樣做的原因和好處。他們愜意的躺著,像一個很乖巧的孩子一樣,很聽話,很配合。
當我給他們做完這些的時候,他們都夸我“這閨女真好”!我直起腰,揉著自己微微發酸的手,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心里一陣舒暢。
可是這舒暢僅僅是一閃而過!我的鼻子卻酸了,眼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我為他們做了什么呢?我只做了我應該做的很平凡、很微小的事情,可是老人們卻如此容易滿足,臉上展露出歡快的笑容。
老人們的要求僅僅如此啊!我此刻的心情無法形容。
但愿這世界永遠是春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走到老年這一天。
我會一直做下去!
2014年7月18日 周五 愛馨陽光城老年公寓

今天是來到愛馨陽光城老年公寓工作的第10天。我在五樓,這個樓層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活兒也是最重的。我和一位護工叔叔一起照料8位老人,經過這幾天的工作,我們已經配合得相當默契。
我負責的房間里有一位爺爺,今年91歲了,退休前是一家中醫院的院長。他患有腦梗,思維不太清楚,時常處于癡呆狀態。他老伴在九樓住,已經88歲了。奶奶每天都要下樓來看爺爺,一天要來好幾次。奶奶每次來都要拿些吃的給爺爺“加餐”,她說爺爺胃口好,流食怕吃不飽。中午奶奶拿了些桃子,顫巍巍地站在爺爺身邊,細心地剝著桃皮。桃子吃完后,奶奶用熱水燙了一下番茄,切成小塊兒放到碗里,又從袋子里拿出白糖撒上。邊撒邊自責地說,白糖不多了,也不知道老頭愛不愛吃。喂了一會兒,奶奶突然說她胸口疼,我趕緊找來速效救心丸讓她服下,并勸她早點兒回去歇著。可她執意不肯,非要看著爺爺把東西吃完。在大家的再三勸說下,奶奶在床上稍稍躺了一會兒。直到爺爺把最后一口吃完,她才拄著拐杖緩緩離去。
目視著奶奶步履蹣跚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走廊盡頭,一股莫名的情愫涌上心頭。是啊,歲月可以使皺紋爬上眉梢,但卻永遠抹不去這份相沫以儒,抹不去這份誠摯的真愛。也許,兒女們工作都忙,孫輩也正在打拼事業,唯一不變的,只有陪伴自己風風雨雨幾十年的老伴兒。其情之真,令人感慨;其愛之真,令人潸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