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3年第15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3年第15期
一、各地動態
西藏:印發方案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 日前,西藏自治區民政廳聯合區黨委政法委、文明辦、教育廳等十部門研究印發《西藏自治區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探訪關愛服務是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共同參與,通過定期上門入戶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居家生活情況,督促贍養人、扶養人履行贍養、扶養義務,并根據實際需求提供政策宣講、需求轉介等服務。到2023年底,基本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到2024年底,探訪關愛服務普遍有效開展;到2025年底,確保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失能老年人能夠得到有效幫扶,探訪關愛服務機制更加健全,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高。
|
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辦公會強調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做好慈善項目督查 日前,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主持召開會長辦公會,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總結一季度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全省重點慈善項目調研督查等工作。 吳前進在講話中指出,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強調,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要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直奔問題去,實行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此次全省重點慈善項目調研督查要趁著全黨開展大興調查研究的東風,深刻認識加強調查研究的重大意義,突出問題導向,著力做好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切實以高質量調研督查促進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
|
北京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出,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 《方案》將重點任務分為十二個方面,從規劃、道路交通、供水與防汛安全、清潔能源建設、農房建設質量、農村人居環境、基本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建設等多維度提出了建設任務。計劃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基礎設施補短板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長效保持干凈整潔有序,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村衛生廁所得到普及,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的村莊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高效管用的長效管護機制全面建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全面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
二、優秀項目
上海: 長寧啟動"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務項目 4月15日上午,在團市委、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團區委聯合區文明辦、區生態環境局、區綠化市容局、華陽路街道舉辦2023年“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啟動儀式。今年,長寧區“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將圍繞“美麗蘇河長青行動”主題開展,發動廣大青年志愿者講好“一江一河”故事,服務“一江一河”治理,共包含“青聽蘇河”和“共治蘇河”兩個方面。 “青聽蘇河”系列“行走的團課”以一節區級主題示范團課結合多節各具特色的主題團課的形式開展:區級主題示范團課以“凝聚力工程”建設30周年為契機,以蘇州河華政段“一帶十點”的打造為切入點,宣講“四百精神”、民心工程,同時由相關街鎮、有關單位依托蘇河沿線重要點位打造若干主題團課,組織青少年尋訪蘇河印記、了解長寧發展。
|
甘肅:省教育領域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地見效 近年來,省教育廳扎實推進實施了“周轉宿舍”“溫暖工程”“改擴建食堂”“改擴建廁所”“增學位”等5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惠及全省廣大師生。 通過這些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實施,從源頭上改善了教師工作生活條件,打牢了“拴心留人”的硬件基礎;切實優先解決了最貧困、最亟需地區農村中小學供暖問題,實現了清潔、環保、安全、溫暖過冬;從根本上滿足了食堂供餐、學生就餐的實際需求,保障了農村孩子的健康飲食;有效緩解了城區“入學難、大班額”等問題,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全面提升了中小學校廁所運行維護管理水平,提升學生衛生健康文明素養。
|
三、鄭州新聞
以學鑄魂 以學增智 以學正風 以學促干——鄭州慈善會系統“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總結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動員會召開 4月14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召開全市慈善會系統開展“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總結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動員會。會長姚待獻充分肯定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取得的成效,對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作了動員。 姚待獻會長指出,自今年二月中旬開始,由總會機關帶頭,全市慈善會系統紛紛響應的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要內容,以“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為抓手的思想作風建設活動步步推進、環環相扣,或學習輔導、參觀考察,或查找不足、挖潛賦能,或完善措施、健全機制,或優化班子、建強隊伍,豐富多彩,嚴謹務實,收到了預期效果。這是新時代加強社會組織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的一種探索、一個方法、一項舉措、一條路徑。 關于下步工作,姚待獻要求全市慈善會系統要扭住重點、齊心協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河南專場”“99 公益日”“鄭州慈善日”“幸福家園建設”“慈善社區建設”“曙光行動光亮鄉村”等重點工作。希望全市慈善會系統以“學理論、找潛力、建機制、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和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動員會”為契機,把激發出來的學習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激勵擔當作為,注重改革創新,高效履職盡責,形成工作合力,圍繞今年工作重點,見行動、見實效,推動全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 常務副會長李建民就全市慈善會系統開展思想作風建設活動作了全面詳盡的總結。他指出,兩個月來,在姚待獻會長的精心策劃和直接組織下,全市慈善會系統日日有安排、周周有主題、月月有活動。通過自學、集中學、講座學、現場學、觀摩學、線上學等形式,開展互動式、共享式、啟發式學習,認真梳理和分析研判在一些地方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發展潛力,緊緊圍繞“建機制、強隊伍”的要求開展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
四 、縣市區新聞
鞏義市“亮睛”眼康復慈善基金“慈善光明行”眼康復守護活動啟動 4月14日,鞏義市慈善總會“亮睛”眼康復慈善基金“慈善光明行”眼康復守護活動啟動暨愛心眼科醫院揭牌儀式在市明德眼科醫院舉行。市慈善總會會長談得勝出席活動。 “亮睛”眼康復慈善基金“慈善光明行”眼康復守護活動此次援助時間為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援助項目包含免費為60名中老年困難家庭白內障患者復明援助、免費為困難家庭的100名青少年兒童配鏡、“擁軍愛民,守護光明”近視手術患者援助行動等。
|
五、慈善詩詞
夏丙戌 大愛之城 鄭州堪為愛之城,三屆連評見有名。 感動中國出九位,慈仁榜樣涌無窮。 人心向善無私愛,民意崇德有義誠。 文化古都慈善地,愛心傳遞遍雷鋒。
|
六、凡人善舉
公交車駕駛員顧強 勇救落水男子 2022年5月19日,正在小區做防疫志愿者的上海浦東新區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分公司駕駛員顧強,聽到浦東瞿家港有人落水的呼救聲后,迅速趕到現場,脫掉上衣和外褲,跳入寒冷的河水中救人。當時,落水男青年已處于昏迷狀態,55歲的顧強用盡全身力氣將男青年拖拽上岸后,顧不上自己全身寒冷,拍打男青年后背,幫助他把腹中河水和臟物吐出,在把男子交給趕來的民警后,顧強才穿好衣服離開。由于搶救及時,男子經醫院檢查無大礙。平時,顧強也樂于助人,不止一次見義勇為。
|
鄭州慈善研究室 責任編輯 李琳 尤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