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19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2年第19期
一、各地動態
咸陽:"三強化三著力"筑牢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屏障 今年以來,咸陽市按照“三強化三著力”工作思路,明確任務、夯實責任,筑牢防止因病致貧返貧保障網。 強化返貧動態監測,著力構建防止因病返貧動態預警機制。咸陽市衛健部門每日動態監測11個縣市4種慢病簽約服務完成情況、大病集中救治情況、標準化村衛生室運行情況,實時分析風險數據,掌握動態信息;建立村級摸排、鎮級上報、縣級核實核準、市級動態反饋的因病致貧返貧線索摸排工作機制,采取定期排查與日常排查相結合的方式,進村入戶精準摸排,核實認定監測對象。 強化重點人群服務保障,著力筑牢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屏障。針對全市建檔立卡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咸陽市明確將“三類人群”中核準的因病致貧返貧風險人群全部納入專項救治集中管理范圍,開展精準幫扶;組織11支大病救治團隊每月上門隨訪、1869個慢病簽約服務團隊每季度入戶問診,以及村醫“貼身”服務;各縣市分別建立了大病救治與慢病簽約服務雙向銜接機制,動態調整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咸陽市因病致貧返貧風險未消除的371戶1390人已全部被納入動態管理范圍,落實服務保障措施。
|
擴圍提質 精準分層 多維度構建大救助體系 廣東:出臺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辦法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以下簡稱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制度。 《辦法》針對困難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全面規范了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的認定條件、申請審核確認程序、救助措施、監督管理責任等內容,統籌銜接了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救助資源,打造精準分層、科學分類、多元救助體系,全方位全鏈條保障困難群眾。
|
云南:7月1日起重特大疾病患者看病就醫更省錢了 7月1日起,《云南省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將正式施行。《措施》明確,大病保險對參加居民醫保的一類、二類人員,起付標準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統一醫療救助起付標準……這項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措施的實施將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重特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提升全省醫療救助制度托底保障能力。
|
宿遷:道路基金墊付"救命錢"2.6億元 今年是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運營第十一個年頭,十一年來,我市超過1萬人得到救助基金的救助,救助資金達2.6億元,救助的對象是1萬多個突遭橫禍、陷入困境的家庭,其中不乏低保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外省人員和少數民族同胞。紫金保險宿遷路救辦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救助理念,用愛心與責任為受助人托起生命的希望,為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22011年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全國率先啟動救助基金工作,并創新基金管理模式,聘請省屬國有企業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紫金保險充分發揮保險行業在網點鋪設、信息技術、專業隊伍方面優勢,較好履行了管理人職責,用實際行動踐行省屬國有企業社會職責。
|
二、優秀項目
山東:"情暖夕陽"項目惠及4.6萬名經濟困難老年人 近日,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省慈善總會印發《“情暖夕陽”經濟困難老年人關愛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在“十四五”期間,每年將由省市縣三級慈善總會出資4865萬元,在全省黃河流域和鄉村振興重點扶持的縣(市、區),面向有意愿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享受經濟困難老年人護理補貼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低保老年人),實施“情暖夕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關愛項目,資助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或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項目包括2項服務內容:一是資助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經本人或監護人同意,老年人可申請入住養老機構,原則上由公辦敬老院(福利中心)承擔集中托養工作;二是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經本人或監護人同意,對居家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通過委托養老服務機構或確定照料護理人員等方式,按照每周服務不少于1小時的標準,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心理慰藉、幫辦代辦、安全巡訪等服務。受助老年人可根據個人意愿和身體狀況,自主選擇其中一項服務。 據測算,該項目將惠及39個全省黃河流域和鄉村振興重點扶持縣(市、區)的4.6萬名經濟困難老年人。
|
三、慈善詩詞
王 坤 大愛之城贊 中岳地靈揚美德,鄭州人杰譜新歌。 善良義舉民風好,淳樸情懷正氣多。 幫弱助殘施救手,扶貧濟困暖心窩。 溫馨大愛春風暖,城市靈魂聲譽播。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