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0年第19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0年第19期
一、各地動態
福建:開展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試點 為及時回應困難群眾所盼、所急、所憂,切實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福建省民政廳、省財政廳日前下發通知,決定開展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試點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特殊困難群體分類分層幫扶服務體系。福州市、三明市,長泰縣、晉江市、涵江區、政和縣、上杭縣、霞浦縣為試點單位。試點時間為期一年,幫扶服務對象包括兜底保障對象、低收入對象、其他特殊困難對象。 通知明確,各試點單位按照特殊困難群體建檔致貧類型給予精準幫扶服務,結合本地實際選擇若干幫扶服務項目進行探索創新,加快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具體任務包括生活救助、急難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結對幫扶、社會參與。其中,鼓勵采取“點對點”“一對一”“多對一”等形式,建立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與特殊困難家庭和個人的結對幫扶服務,提供資金和物資幫助。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慈善捐助、志愿服務等方式開展幫扶服務活動,建立健全幫扶服務需求與社會力量供給對接平臺;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實施以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為重點的社會工作專業化服務項目。 通知要求,6月底前完成摸底、建檔工作,9月底前初步建立快速審批、救助、服務機制,12月底前基本建立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長效機制。對需經審批認定的特殊困難群體,通過信息共享核對、簡化申請手續和證明材料,實現申請只需提交一張身份證、一份核對授權書即可辦理,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
"云書巢"首場公益活動走進臨洮 蘭州:千本圖書送到四所鄉村學校 晚報“云書巢”公益活動發起以來,不少愛心企業、公益團隊紛紛行動,為鄉村學校捐書捐物。4月30日,“云書巢”首場公益捐贈走進臨洮縣紅旗鄉明德小學、何家灣小學、上堡子小學和廿鋪初級中學,本報攜手蘭州市城關區一方公益慈善協會、蘭州市佳信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興寧市善小助學協會,共同為鄉村學校的同學們送去1000余本圖書以及口罩、毛衣背心等愛心物資。 |
陜西:建立公益性崗位實名制數據庫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人社廳了解到:陜西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提出八項具體措施,要求進一步做好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工作。在強化崗位管理方面,要建立公益性崗位實名制數據庫,對安置非就業困難人員、虛報冒領騙取補貼等違法違規情形要及時糾正查處。 在科學設置崗位方面,各級人社部門要重點開發滿足公共利益和就業困難人員需要的非營利性基層公共服務類、公共管理類崗位;逐步減少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保障類公益性崗位數量,不得以公益性崗位代替機關事業單位正常用工,不得以公益性崗位補貼解決單位臨聘人員待遇。 在明確安置對象方面,各級人社部門要對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個性化援助,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納入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對象范圍;建立安置對象排序機制,優先安排符合崗位條件的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鄉村公益性崗位要用于安置“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且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在保障在崗待遇方面,各級人社部門要指導用人單位與公益性崗位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勞務協議等,及時落實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關于補貼期限,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通過其他途徑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對補貼期滿后仍然難以就業的特殊困難人員,可再次按程序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累計安置次數原則上不超過2次。 通知指出,要為公益性崗位補貼期滿退出人員提供實施后續扶持。對距享受補貼期滿不足半年人員,及時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對其中的高校畢業生,引導其參加基層項目、報考機關事業單位等;對退出公益性崗位后仍未實現就業的生活困難人員及家庭,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對于疫情防控期間臨時性公益性崗位,通知要求社區(村)優先招用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和無法返崗農村富余勞動力,崗位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
廣安:"筑夢未來"精準幫扶助學活動啟動 5月7日下午,廣安市“筑夢未來”精準幫扶助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安中學舉行,旨在進一步發揮統一戰線積極作用,推動教學手段科技化、教育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 據悉,此次捐贈儀式,四川歐美同學會·四川留學人員聯誼會攜手筑夢公益基金管委會向廣安市捐贈了總價值300萬元的平板電腦、創客空間3D打印機設備、教學軟件、文房四寶等教育信息化設備及物品,這批物品將為廣安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提檔升級提供有力幫助。 “物資有價,關愛無價。”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許艷表示,各受助學校要切實管好用好這批獲贈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教育功效。同時,也希望同學們積極改進傳統學習方法,充分利用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努力提高學習效率,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
|
二、優秀項目
大連:"愛天使助學隊"結對資助48名學生 五一假期期間,公益大連·志愿服務系統入駐團隊——大連愛天使助學隊又出發了,此行助學隊分成7個走訪組。發放半年助學金共72000元,獎學金2400元及各種慰問品、營養品、學習用品和防疫用品。這樣的行程,他們似乎形成了習慣,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要下去走一遍,牽手資助那48名學生是這個助學隊深深的牽掛。 大連愛天使助學隊,是大連市慈善總會下的牽手助學幫困項目。也是公益大連·志愿服務系統入駐團隊較早入駐的一支團隊之一。團隊最初只有6個人,在大連市慈善總會等多方支持下,發展至今已有260多人,資助的學生由最初的1人,到現在的48人。 粗略估計,五年來隊員們共捐款60余萬元,發放助學金及學習用品等近40萬元,走訪及各項活動300余次,出動車輛300余臺次,參與人數1800余人次,奉獻時間7000余小時。
|
三、縣市區新聞
返校復學在即,滎陽慈善總會1.5萬個愛心口罩送困境兒童 “謝謝阿姨給我送來口罩,后天開學就可以使用了!”5月9日上午,冒著蒙蒙細雨,滎陽慈善總會工作人員一行來到廣武鎮董莊村困境兒童小彬家里,為他送去即將開學急需的口罩,這是滎陽慈善總會開展的“與童抗疫·相伴成長”愛心口罩捐贈活動。此次活動為全市422名困境兒童、36名孤兒、33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共計1.5萬個愛心口罩。
|
四、慈善詩詞
柏廣潔 七律.步韻 敬和姚會長《鄭州慈善感懷》 盛報頻傳慈善者,真情涌獻豫州人。 涓涓大愛破迷霧,脈脈清香伴霈霖。 德厚千秋澤后世,賢仁四海系精神。 彩云涌處凱歌起,荒漠沙洲變暖春。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