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20年第10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20年第10期
一、各地動態
武漢:按4倍低保標準發放臨時救助金 3月18日,記者從武漢市扶貧辦獲悉,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武漢市出臺系列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舉措,開辟貧困勞動力線上求職綠色通道,舉辦就業扶貧網上專場招聘活動。對暫時無法就業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靈活務工人員,按4倍低保標準發放臨時救助金。 為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貧困家庭收入的影響,針對全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城市、農村靈活務工人員,因疫情影響不能外出打工,導致沒有收入,按照全市現行的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城市780元/月、農村635元/月)的4倍,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已簽訂了勞動合同的相關就業人員,疫情期間工資由企業按規定發放。
|
陜西:慈善組織募集抗疫款物超2.5億 記者從陜西省慈善協會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1月26日我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當天,省慈善協會迅速建立慈善抗疫應急機制,向社會發布抗疫募集倡議書,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抗疫捐贈,緊急采購抗疫物資,積極開展抗疫慈善志愿服務。截至3月13日,陜西省慈善協會網上、線下募集抗疫款物10044.71萬元,其中善款7055.16萬元(到賬6668.23萬元),物資折價2989.55萬元。
|
瀏陽:發放1800萬元資助資金惠及3萬學子 日前,瀏陽市教育局和市扶貧辦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春季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低保、殘疾、特困救助供養等貧困學生資助金發放前期摸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于3月底前,向全市近3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發放1800余萬元資助資金。 《通知》明確,2020年春季學期的補助對象在原基礎上,新增了因本人或者直系親屬感染新冠肺炎致困的學生和事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具體為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非建檔立卡農村低保家庭學生、非建檔立卡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城市低保學生、城市特困救助學生、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烈士子女、困難職工子女、因本人或者直系親屬感染新冠肺炎致困的學生和事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
|
陜西:省慈善協會捐資1451萬元關愛"逆行者" 截至3月16日,省慈善協會已向陜西18批次、1193名赴湖北醫護人員發放關愛金1451萬元(軍隊醫院不接收資金援助),捐送“安心褲”價值20萬元。在關愛省級醫療機構赴湖北醫護人員的同時,省慈善協會聯合全省12個市區慈善會開展關愛逆行者和抗疫物資捐贈發放活動。按照每人1萬元的標準,累計向12個市區赴湖北醫護人員發放關愛金825萬元。
|
二、優秀項目
陜西:省慈善協會網上眾籌3452萬元 陜西省慈善協會充分發揮互聯網公益平臺作用,推介慈善抗疫項目,動員社會各界抗疫捐贈。截至3月18日,網絡眾籌抗疫善款3452萬元投入湖北、陜西抗疫。 截至3月18日,省慈善協會網上眾籌的3452萬元,已按項目計劃定向支出和采購物資支出善款3174萬元,眾籌善款使用率達92%。網上眾籌善款采購:呼吸機30臺、心電監護儀18臺、負壓隔離艙31個、醫用PVC檢查手套20萬雙、檢測試劑3萬人份、醫用防護服11500件、醫用口罩1117580只、醫用護目鏡350個、75%乙醇消毒液177200瓶、安心褲20016個、一次性醫用隔離衣2萬件、84消毒液12100瓶、全自動噴霧消毒機100臺……發放“逆行者”關愛金273萬元、發放因感染困難群眾補助金29萬元。
|
三、鄭州新聞
環衛工人收到鄭州慈善總會捐贈第三批10萬個口罩 繼先后兩次捐贈10萬個口罩后,鄭州慈善總會聯合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于3月18日將第三批10萬個口罩發出,用于一線環衛工人。截止目前,鄭州慈善總會共向環衛工人捐贈口罩30萬個。目前,口罩仍然是緊缺物資,特別是持續在崗工作的環衛工人,此次捐贈受到了環衛工人的熱烈好評。
|
四、縣市區新聞
助人自助殘疾人傾力捐款暖人心 截止目前,高新區慈善總會通過鄭州慈善總會募捐帳戶共接收款物600余萬元,其中高新區重度殘疾人潘新杰將自己平時節省出來的1萬元捐獻了出來。他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就一直在默默關注疫情防控情況。作為一名殘疾人,平日里經常能夠感受到黨和政府及慈善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這次也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回饋社會,幫助更多的人;現在正是國家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我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報社會”。
|
五、慈善詩詞
李曉芳 七律.敬和姚會長《鄭州慈善日感懷》 情滿綠城開盛宴,一鳴壯舉善驚人。 虔誠獻愛民間惠,精準扶貧天下親。 水秀山青德潤世,秋高氣爽夢怡神。 肩擔道義乾坤震,搖動星光照麗辰。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