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日”鄭州在行動 古城新鄭傳遞慈善火種

9月5日,具茨山下巍山高、溱水河畔水潺流,此刻的黃帝故里,一場共襄善舉,共創善城的慶祝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河之南的“華夏兒女”在這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愛心涌動的“善城”鄭州在今天迎接第四個“中華慈善日”。上午10:00,由鄭州慈善總會聯合全市16個縣(市)區、開發區慈善總會共同舉辦的“助力脫貧攻堅 創建慈善城市——鄭州市慶祝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暨2019全民慈善一小時公益慈善活動在新鄭市炎黃廣場拉開序幕。


鄭州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新鄭市委書記劉建武、鄭州市民政局局長馮明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鄭州市慈善志愿者代表及百姓群眾千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中,新鄭市委書記劉建武首先致辭;鄭州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李建民向全市發出全民參與“慈善一小時”的倡議,號召愛心市民在“中華慈善日”當天,拿出一小時空閑時間參與公益慈善,用善行讓善城鄭州變得更有愛心更有溫度;新鄭市慈善總會為首批基層“新鄭慈善志愿者工作站”授牌。



鄭州慈善總會姚待獻會長發出慈善總動員——
要建立“大協調”的領導機制,進一步優化慈善工作環境。
要建立“精幫扶”的服務機制,進一步擴大慈善救助效果。
要建立“多形式”的宣傳機制,進一步營造全民慈善氛圍。
要建立“強基層”的組織機制,進一步強化慈善發展動能。
隨著鄭州市民政局局長馮明杰宣布:鄭州市慶祝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暨2019“全民慈善一小時”公益慈善活動正式開始!百名騎行志愿者倡導著鄭州慈善“33條”善行為熱情出發,在古城新鄭的大街小巷傳遞著慈善的火種。來自16個縣(市)區、開發區的近百家慈善組織在現場通過義診、義賣、義演等方式傳播慈善“鄭”能量,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慈善氛圍,展現著鄭州慈善志愿者們最絢麗的風采。

慈善事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習總書記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對于全鄭州市熱愛公益慈善事業的人民來說,幸福是捐贈人無私奉獻、回饋社會的善心;是志愿者伸出援手、幫助他人的開心;也是受助人得到援助、緩解困難的暖心。多年來,鄭州慈善工作者、志愿者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為服務困難群眾、支持脫貧攻堅、弘揚德行善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慈善、責任擔當,已經成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動體現。

2016年,我國首部《慈善法》頒布實施,立法確立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行善之事,365天皆可為,但立法的節日使善行更有具神圣感和儀式感,而且是以“厚德載物、樂善好施”為文化基蘊的中華民族兒女精神的共鳴。今天是我國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恰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可謂新時代、新機遇、新起點、新慈善。在9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開幕之際,在10月16日第十二個“鄭州慈善日”即將到來之際,鄭州慈善人將始終秉持赤誠的“為民之心”,守初心,擔使命,以法興善、依法行善,勇擔責任、開拓創新,為鄭州助力脫貧攻堅、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