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41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41期
一、各地動態
|
山西:取消五類學生貧困認定環節 記者近日從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獲悉,在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方面,山西取消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學生的貧困認定環節。 據悉,為了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山西通過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綠色通道、大學新生入學資助等多種措施、渠道開展學生資助工作。 在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方面,山西取消了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學生的貧困認定環節。其中,高中預申請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含中職)就讀,被高中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任一學年獲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提前錄入到貸款系統中,對學生貸款資格預認定。 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山西累計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100.72億元,受惠學生171萬人次。2018年,山西有10萬多名學生通過高中預申請獲得貸款資格。
|
|
山西:超38萬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11月6日召開 2018年國家助學貸款及高校新生資助工作成效新聞通氣會。據介紹,7月15日至9月15日兩個月受理期間,全省共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84617人,貸款金額24.78億元,其中102080名學生通過高中預申請免貧困認定獲得貸款資格。 今年山西省助貸中心簡化貧困學生認定程序,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的學生取消貧困認定環節。高中預申請是指在高中階段(含中職)就讀期間,被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任一學年獲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提前錄入貸款系統,放下包袱,安心備考。今年全省84所高校還有68374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 今年還是山西省教育個人資助賬戶實施資助的第一年。據統計,全省10個深度貧困縣共有1560名學生獲資助,資助資金124.8萬元。另有6524名家庭經濟困難大一新生獲得入學資助。該項資助是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對考入大學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進行的一次性資助項目,其中考入省外大學的,每人補助1000元,考入省內大學的,每人補助500元。
|
|
昌都:落實資助資金5491.71萬元 自2017年以來,昌都市始終將學生資助作為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來抓,力保貧困學生消除上不起學的顧慮。 據了解,昌都市制定的《昌都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實施免費教育補助政策實施細則(暫行)》,將在全面落實從學前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政策的基礎上,增加了40項資助政策,每年從市級財政單列2000萬元作為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專項資金,形成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有效強化了全市資助管理,努力做到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不漏一人;資助范圍實現了各個學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資助效果實現了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三個不用愁,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截至目前,昌都市落實學生資助資金5491.71萬元,資助學生1.05萬余人次。2018年,新增的2000余名貧困大一新生已全部統計到位,并全面落實了資助,消除了貧困學生上不起學的顧慮,幫助貧困學生健康成長。
|
|
重慶:"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子女助學"幫扶活動惠及困難職工 “你們工作這么忙,還專程跑來看我們,真的是太麻煩你們了。”困難職工羅某說。11月6日,重慶市沙坪壩區總工會前往覃家崗街道和山洞街道等地,看望慰問轄區部分困難職工,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困難職工的心坎上。 當天,在困難職工家中,沙坪壩區總工會一行人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工作及日常生活情況,對其中罹患疾病的職工家屬,認真詢問治療進展和藥費報銷等情況,并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堅定信心,努力克服眼前困難,在黨和政府及工會組織的關心幫助下,日子會越過越好。在慰問中,區總工會還現場向困難職工告知了幫扶金的發放標準和金額,并表示將繼續關注困難職工的生活,持續加大幫扶力度,最大限度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竭盡所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確保每名職工群眾都不掉隊,讓大家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據了解,沙坪壩區總工會自今年7月開展“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子女助學”三個項目的幫扶活動以來,共向轄區77名低保戶發放幫扶金42.35萬元,對119名低保邊緣戶發放幫扶金21.42萬元,對11名意外致困戶發放幫扶金3.5萬元,對供養子女的31戶困難職工發放幫扶金14.65萬元,累計幫扶人數238名,幫扶資金81.92萬元。
|
二、優秀項目
|
福建:"為鄉村點睛"公益項目漳州站啟動 由共青團福建省委、福建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為鄉村點睛”公益項目漳州站啟動儀式近日在漳州市藍田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舉行。 廈門眼科中心執行院長李曉峰介紹,“為鄉村點睛”公益項目是主辦方在福建地區啟動的第一個覆蓋鄉村的互聯網+精準公益項目,旨在通過互聯網手段“智慧扶貧”,縮小城鄉兒童視力差異。 據介紹,“為鄉村點睛”項目于2017年6月啟動,計劃至2018年,走訪福建各地市,聚焦近視、散光等眼疾患兒,以村、鎮兩級學校為幫助單位,優先選擇貧困地區村級小學,為貧困學生視力義診、提供優質愛心眼鏡及宣教。 目前,主辦方已經走進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龍巖等地,為數萬多名在校生進行視力義診,2000多副愛心優質眼鏡已經發放到貧困學生手里。
|
三、鄭州新聞
|
“老幼樂園”慈善基金成立 抗戰老兵帶頭捐款 10月28日上午,“老幼樂園”慈善基金成立儀式在鄭州慈善總會三樓會議室舉行。儀式上,鄭州“老幼樂園”攜手養老事業發起人高平安代表鄭州“老幼樂園”樂康研究團隊向鄭州慈善總會首批捐贈人民幣6萬元,成立“老幼樂園”慈善基金。并簽訂捐贈協議,連續三年共認捐人民幣24萬元。該基金主要用于養老事業發展,慈善志愿服務等公益慈善活動。
|
四、縣市區新聞
|
鄭東: “愛于心 踐于行 創建美麗和諧鄭東新區” 慈善公益活動圓滿舉辦 10月30日上午,大愛鄭東 善行共筑——2018“愛于心 踐于行 創建美麗和諧鄭東新區”慈善公益活動在鄭州頤和醫院頤和會堂圓滿舉辦。 活動現場愛心爆棚,轄區機關單位、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紛紛舉牌捐贈,現場捐贈金額達400萬元,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再次刷新鄭東新區慈善工作的新歷史。活動中還為困難群眾現場發放了16萬元“救急難”項目慈善救助金,為10名農民工代表發放愛心體檢卡。
|
五、平凡感動
|
東莞:三年贈送萬余份"愛心早餐"傳遞友善 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11月5日早上,東莞道滘鎮參與“愛心早餐”活動的愛心人士、志愿者、護工等分別去到道滘鎮13條村,為指定住戶的老人送上“愛心早餐”,送上清晨的問候和關懷,并與老人們交流,傾聽老人們的需求。 據悉,“愛心早餐”是道滘鎮針對老人開展的一個愛心服務項目,對象為60歲以上低保、孤寡、獨居老人和困難老人,通過募集社會愛心資金,為他們每月定期送免費的早餐或早餐卷。參與活動的有愛心人士、社會團體、志愿者、護工、社工等,除了送“愛心早餐”,參與者還會陪老人聊聊天,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傳遞社會的愛與溫暖。 “愛心早餐”贈長者活動從2015年舉辦至今,走過3個年頭,累計派出愛心早餐15898份。參與志愿者超過5423人次,捐贈愛心早餐超過6000人次。
|
六、慈善格言
|
對自己不抱希望的人,幸福會棄他而去;對別人不抱希望的人,誠信會飄然遠走;對社會不抱希望的人,善良會逐漸泯滅。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