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36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36期
一、各地動態
|
沈陽:市慈善總會文化義演進鄉村 近日,由沈陽市慈善總會主辦的“祝福祖國迎國慶”慈善進鄉村文化義演在新民市羅家房鎮張馬夫臺村拉開帷幕;顒油ㄟ^義演為鄉親們送去了豐富多彩的慈善文藝演出,通過捐贈慰問物資、組織義診,為鄉親們帶來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大家庭的關懷。 在活動現場,愛心企業何氏眼科沈陽醫院向沈陽市慈善總會捐贈50萬元,用于建立“愛眼健康——何氏眼科慈善救治行”項目。沈陽市慈善總會向新民市羅家房鎮張馬夫臺村村委會捐贈了價值60590元的慰問物資。
|
|
全國:五年發放司法救助金4.3億元 近日,全國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戰推進會發布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檢察機關共對5.1萬名陷入生活困境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供了司法救助,發放救助金4.3億元。 自今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項活動以來,截至8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救助4561人,發放救助金6079萬余元,其中貧困家庭1935人,占全國救助人數近一半。 據了解,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全國有865個檢察院制定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制度,有593個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建立了工作機制,加強了內部銜接、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合力救助初見成效。江蘇省有62個檢察院與民政、教育、殘聯等部門會簽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其他救助銜接機制意見。四川省檢察機關積極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協調溝通,推動國家司法救助對接社會救助,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實現多位一體“救助+扶貧”的綜合效果,省檢察院及27個市縣檢察院與教育、民政、人社、團委、婦聯、殘聯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群團組織建立了國家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聯動機制。
|
|
公益+金融助力脫貧新形態 深圳:2018社會影響力投資研討會召開 作為第六屆中國慈展會會議研討板塊重點國際會議,9月21日,第二屆公益金融高端對話暨2018社會影響力投資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資專家就“社會投資、經濟向善”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會議緊扣精準扶貧議題,交流全球公益金融理念、理論與實踐案例,推動公益和金融的結合,推動影響力投資等領域的公益創新,從而助力脫貧攻堅,使經濟向善。 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向大會來賓介紹了去年到現在十個月的《香蜜湖共識》發展進度。《香蜜湖共識》去年12月由75家機構聯合發起,基于共識建立了香蜜湖共識秘書處,并定期組織主題活動,現在香蜜湖共識機構已經正式冠名為“香蜜湖共識匯”,現在香蜜湖共識匯已經落地福田并發展到全國的共識機構120余家。出臺了全國第一份社會影響力投資政策,啟動社會影響力債券項目的研究與推進,尤努斯項目已落戶深圳,注冊遞愛;饡,搭建全球影響力投資合作網絡,開發與設置前沿性課程與講座,深圳福田區影響力投資的高地正在形成。
|
|
南通:小額冠名基金掀起市民捐贈熱潮 日前,江蘇南通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徐俊利用市行政中心采訪的機會,特地匆匆趕到南通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元設立了以孩子名字命名的“晴朗基金”。他說,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想做點好事,有時候就是缺少一個動力。這次看到報道,1000元起就可以在南通市慈善總會成立小額慈善冠名基金,覺得很有意義。1000元的標準也不高,普通人都能接受,就立刻行動了。以后會引導孩子把壓歲錢、零花錢都節省一部分出來,捐贈到基金里來,幫助他從小養成節儉意識、慈善意識,擁有一顆感恩社會的心。 據了解,這是南通市慈善總會近日推出的小額慈善冠名基金,因為設立門檻低、監管嚴、救助廣等特點,深受南通市民的歡迎,幾天時間已設立數個小額基金,不斷掀起市民捐贈熱潮。
|
二、優秀項目
|
湖南:"天使分貝"項目將救助失聰兒童 9月21日,湖南省兒童醫院啟動“天使分貝”第三輪愛心救助計劃,救助我省各市州0-6歲患感音神經性耳聾的貧困兒童,符合救助條件來院手術的患兒在享受醫療保險6.75萬元報銷的基礎上,每人可再享受3萬元費用減免。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陶禮華教授表示,2015年醫院啟動天使分貝行動,救助感音神經性耳聾的貧困兒童,目前已為80名患兒成功安裝人工耳蝸,減免費用350萬元。
|
三、鄭州新聞
|
迎接第11個“鄭州慈善日”鄭州慈善總會 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 為了宣揚、感謝廣大愛心企業家勇擔社會責任、真誠回報社會的大愛善舉,近日,鄭州慈善總會姚待獻會長櫛風沐雨、樂此不疲多次走訪慰問愛心企業,幫助企業解難答疑,同企業家們一起就如何參與慈善助力脫貧攻堅,努力推動鄭州慈善事業再上新的臺階進行了深入交流。
|
四、縣市區新聞
|
中牟:慈善項目亮相第六屆中國慈展會 9月20日,第六屆中國慈展會開幕式在深圳舉行,中牟縣慈善總會作為參加本屆慈展會為數不多的縣級慈善組,帶著與河南殘友培訓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共同打造的“千人萬崗·成就未來”助殘脫貧慈善項目首次亮相中國慈展會。“千人萬崗·成就未來”助殘脫貧慈善公益項目,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培訓貧困殘疾人就業、創業技能,從而實現貧困殘疾人大批量、有尊嚴地就業;顒蝇F場,中牟縣慈善總會展位前人潮涌動,殘疾學員的魔術氣球以及豫劇演唱等精彩表演,使得眾多觀展游客紛紛駐足觀看,殘疾學員們自強不息的脫貧事跡,深深打動了參展嘉賓和市民。
|
五、平凡感動
|
科技助力公益 菏澤:24小時賣出30萬斤"受傷玉米" 王菜園村的“受傷”滯留玉米 春天發芽,秋天結果,經過了幾百個日夜才辛辛苦苦結出的蔬菜,卻長成了讓人心痛的樣子。 坑坑洼洼的創面,不夠飽滿的顆粒,無聲地訴說著它們的“痛”,它們大多會被丟棄在田地里,任由其自生自滅,這些可憐的玉米,今年在大埝鄉竟有30多萬斤。 萬幸的是,玉米雖“破相”,卻并不影響正常食用?烧艨芍、營養豐富,綠色健康、口感鮮甜。 加推金華運營商因這些玉米的“炮灰”命運而動容,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改變這些玉米的命運。 說干就干,他們立刻行動起來,發起了一場“拼團促銷”的受傷玉米拯救行動。這對于差點被廢棄的玉米來說,簡直宛如基因重組。 9月6日凌晨,全國加推人一齊加入到拯救玉米行動的陣營中。 公益到底是做什么,捐錢?捐物?去支教?公益僅止于此嗎?這一直是加推思考的事情,科技代表人類最聰明的那一部分,而公益則代表人類最善良的那一部分。 科技很快,人心很慢,互聯網最好的一面,是讓公益理念成為社會自覺。 加推不僅要更快更強更聰明地做成一件事,更要有溫度、有力量、有善意地創造一件事。并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種溫度、力量和善意。事實上,每個人都在為這些改變而付出力量。
|
六、慈善格言
|
待人寬一份是福,利人則利己之基。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