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35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35期
一、各地動態
|
上海:《社會組織自律公約》發布 近日,上海的社會組織聯合發起了《上海社會組織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發布會現場,首批53家來自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的社會組織代表簽署了自律公約。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自律公約》由上海市委統戰部、市民政局、市社團局指導,為發揚社會組織自治、提倡行業自律而發起。其內容對社會組織的使命、誠信、治理、互助、人才、目標等六方面進行了倡導和規范(全文詳見附件),明確上海社會組織應當使命優先,聚焦社會問題,強化責任擔當;應當誠信為本,披露真實全面,接受公眾監督;應當優化治理,完善法人治理,強化制度執行;應當協同發展,倡導有序競爭,促進合作共贏等。凡認同該公約的上海社會組織均可向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社會委員會自愿申請加入。
|
|
海門:市慈善基金會發放70萬元"金秋圓夢"助學金 近日,海門市慈善基金會“金秋圓夢”助學活動正在有序開展。今年,我市將為歷屆貧困在校大學生、大學新生及在校高中生共計250名發放助學款70萬元。 “金秋圓夢”助學活動是市慈善基金會專項救助品牌。資助對象為持本市戶籍的城鄉低保戶、低收入戶、建檔立卡戶及因天災人禍、因病致貧等城鄉特困家庭中的在校高中生(含職業高中),及這些特困家庭中應屆高中畢業經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后正式錄取本科或大專院校的大學新生等。這些貧困學子,由所在學校班主任推薦、學校審核、學生所在區鎮(街道)民政部門、村(居)委調查核實后,由市教育局復審、市慈善基金會審定后進行資助。大學新生100名,每人發放助學款4000元;在校高中生(含職業高中)100名,每人2000元。 |
|
北京:30名靈丘籍學子"用筆"助力家鄉脫貧攻堅 近日,30名在京靈丘籍學子探訪團中央扶貧老隊員活動正式啟動,學子們以采訪的方式整理和記錄扶貧政策給靈丘帶來的變化,深入觀察脫貧攻堅給我國社會帶來的巨變。今年是團中央定點幫扶山西省靈丘縣20周年,也是靈丘縣申請脫貧摘帽沖刺之年。在活動啟動現場,中國青年報社派記者對學生進行業務培訓與指導。 參與本次活動的劉明是清華大學靈丘籍學子,他認為:“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了解家鄉脫貧攻堅的最新情況,發揮專長為家鄉貢獻一己之力。” 據了解,團中央從1998年開始定點幫扶靈丘,先后有7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脫貧工作。長期以來,團中央與靈丘縣結下深厚感情,扶貧隊干部為當地群眾解決大量實際問題。
|
|
海口:七千余名貧困生獲1300余萬元資助 近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海口教育系統持續深入推進教育脫貧攻堅戰,共向7583名貧困學生發放特惠性資助資金1305.06萬元,不讓一名貧困學子因貧輟學。 海口教育系統堅持兩個“零”工作目標(差錯率為零,輟學率為零),建立部門協同作戰工作機制,齊心聚力,全力排查,不漏一戶,不錯一人。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經核查確認人數為3160人,農村低保、特困供養貧困學生經核查確認人數為4423人。
|
二、優秀項目
|
德陽:愛心項目助留守兒童與父母千里團圓 9月22日至24日,團四川省德陽市委“愛心行·留守探親路”活動走進山東。來自德陽市中江縣的安琪(化名)和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的克哈(化名)在中秋小長假期間,遠赴千里之外與在當地務工的父母團圓。 9歲的安琪出生在鄭州,6歲跟著父母遠赴山東濰坊生活。去年因為父母離異,安琪回到爺爺奶奶家中江縣讀書。安琪說,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和爸爸、媽媽和妹妹團聚。 越西縣是團德陽市委“招善引慈”項目幫扶地,在這里讀小學三年級的15歲男孩克哈有4個兄弟姐妹。他小小年紀便去廣州、烏魯木齊打工。去年,在父親的勸說下,克哈回到家鄉繼續讀書。 9月24日,山東淄博,克哈見到了日夜想念的父母,克哈一家人一邊在市場里買菜,一邊聊天交流。在父母居住的工棚里,一個床板簡單打理一下,便是“廚房”。早年的打工經歷給予了克哈遠超同齡人的生活技巧,在這個簡易“廚房”里,他為家人張羅了一頓團圓飯。克哈的父母還把工友們邀請到一起,品嘗涼山名菜“坨坨肉”,共享團圓歡樂。 據介紹,團德陽市委“愛心行·留守探親路”公益志愿服務依托元旦、春節、端午、中秋、國慶、六一兒童節等節假日,實現留守兒童異地探親的愿望,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家庭受益,把社會大家庭對留守兒童的關懷送到在外務工的父母身邊。
|
三、鄭州新聞
|
中華慈善日 鄭州在行動 凝聚全民愛心 傳遞綠城正能量 9月2日,由鄭州慈善總會聯合全市16個縣(市)區、開發區慈善總會共同舉辦的“助力脫貧攻堅 創建慈善城市—第三個中華慈善日·鄭州在行動”廣場慶祝活動在全市共同舉行。 在鄭州、滎陽、登封、中牟、新鄭、二七、中原、惠濟、管城、上街、金水、鄭東新區等全市16個縣(市)區、開發區慈善總會,全市300余家慈善組織以“助力脫貧攻堅 創建慈善之城”為主題,通過義診、義賣、義演、公益騎行、繪制善城藍圖等方式傳播慈善“鄭”能量,共慶、迎接第三個“中華慈善日”和第十一個“鄭州慈善日”的到來。
|
四、縣市區新聞
|
滎陽慈善總會召開2018年會長辦公會第三次會議 9月12日上午,滎陽慈善總會2018年會長辦公會第三次會議在海龍大酒店4樓會議室舉行。會上,市民政局副局長、慈善總會秘書長馬江濤對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慈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并就第9個滎陽全民慈善日活動的籌備工作進行了詳細匯報。會議對五項慈善議題進行了審議。 會議強調,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民慈善好氛圍,把加強慈善宣傳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播放慈善專題片、印制慈善日海報、慈善日專刊、組織志愿活動等形式,進一步提高滎陽慈善總會在社會大眾群體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使大家形成“做慈善,找滎陽慈善總會;需幫助,找滎陽慈善總會”的意識,推助社會各界新一輪的關心慈善,參與慈善,崇尚慈善的良好氛圍。
|
五、平凡感動
|
東莞:七年間42名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 捐獻一次造血干細胞(也稱為“骨髓捐獻”),或許就能讓一名白血病、重度地貧患者重獲新生。2011年4月22日,莞城姑娘吳雪瑩成為東莞市首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之后的7年間,全市共有42名愛心市民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9月15日是第四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東莞市紅十字會與中心血站在長安聯合舉辦宣傳活動。來自各行各業的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造血干細胞捐獻服務志愿者和已登記的愛心市民現身說法,宣傳和推動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為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不懈努力。
|
六、慈善格言
|
人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意欲為善則善,意欲為惡則惡。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