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慈善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迎接第11個“鄭州慈善日”鄭州慈善總會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
中岳巍然,黃河浩蕩。地處中華腹地的鄭州,是華夏文明的軸心區,被視為中國城市文明的源頭,“博大、包容、互助、和諧”是這座城市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的積淀,也是對這座城市現實精神面貌的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展現。自古以來,這片土地滋養著寬厚包容的人文精神和互助友愛的淳樸情懷,傳承著明德向善、博施濟眾的傳統美德,仁慈和善的民風習俗,為鄭州創建慈善城市,提供了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基礎。
近些年,在鄭州深厚的慈善文化熏陶下,社會各界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鄭州日產、鄭州銀行、好想你、金馬工貿、祝福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愛心企業連續多年捐贈上億元支持我市慈善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企業社會責任”。
為了宣揚、感謝廣大愛心企業家勇擔社會責任、真誠回報社會的大愛善舉,近日,鄭州慈善總會姚待獻會長櫛風沐雨、樂此不疲多次走訪慰問愛心企業,幫助企業解難答疑,同企業家們一起就如何參與慈善助力脫貧攻堅,努力推動鄭州慈善事業再上新的臺階進行了深入交流。
有人說:“思想決定高度,胸懷決定境界”。一個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人,一旦具備了思想的高度和寬闊的視野,無論他創業之路多坎坷,無論職業變換在何處,他都會登高望遠,進而把事業做大,以求完成其濟弱扶傾的初心。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聚彬,從兒時藏進牲口圈避寒躲風,到稍大些“搭火車”兜售家鄉土特產,一路走來嘗盡人生百味的石聚彬從帶領大伙生產200克小包裝的雞心無核蜜棗起步, 到如今的產業市值上百億。事業成功后的他飲水思源、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中,先后為地方修橋鋪路、資助貧困學生、關愛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為雪災、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災區……捐贈善款累計達3000余萬元;從1996年起,他帶領企業在新疆培育、建設紅棗原料基地,并通過合同訂單、保底收購催生帶動了阿克蘇、和田、喀什、若羌等南疆四地州紅棗種植面積700萬畝,涵蓋國家級貧困縣21個,截至目前公司通過原料采購的形式消費扶貧總額達30億元,惠及100萬棗農致富脫貧。
石聚彬董事長在與姚待獻會長交談中說:“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候家里生活特別困苦,一家7口擠在3間破房里挨日子。14歲那年,母親生了場重病,鄉親們這家湊一元,那家湊兩元,有的鄉親則拿來十個八個雞蛋,堆到一塊兒湊齊了母親52.6元的手術費......那一天,貧困和鄉情成為自己刻骨銘心的記憶......我要感恩父老鄉親給于我們家的幫助,所以我要立誓幫助父老鄉親和社會上因貧困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脫貧致富。當時我正好趕上祖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才能辦企業興實業,才能有“好想你”今天的成績,現階段正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企業家,我有責任和義務回饋社會、報效祖國,也期望社會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為民為國出力費心,為我們鄭州的慈善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軍轉勞模、鄭州市鋼鐵貿易商會會長、河南金馬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濤,他以產業報國為己任,轉業后自主擇業,從零做起,依靠軍人氣魄和聰明智慧,先后創辦了河南金馬工貿有限公司、舞鋼金馬鋼鐵加工物流中心等10余家企業。他致富思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扶貧濟困、安置就業、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捐款、捐物已達2000余萬元, 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在與姚待獻會長交談中黃濤董事長說:“或許是我從小受到《說岳全傳》的啟發,那種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始終縈繞在我心頭;而岳飛那“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勉語,更是讓我開始琢磨著投筆從戎......“金馬”是我懷著一種雄壯、豪邁的感情給公司起的這個名字,它取自‘金戈鐵馬’這個成語,這既寄托了我對軍旅生涯的懷念,又寓意我將在鋼鐵市場上躍馬揚鞭,馳騁商場,滿腔熱血、報效祖國,我發展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回報社會,奉獻社會,我要讓金馬把園區轉化成踐行報國諾言的舞臺,把企業變成建設和諧社會的窗口,讓 “金馬”在扶貧濟困、安置就業、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走在時代的前列。”


姚待獻會長說:“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拋棄“小我”,成就“大我”,再以高遠的視野和豁達的心態讓社會責任和使命飛奔,才是經營之中的真心英雄。”最后姚待獻會長用:“于家為國 浩氣長存”向各位愛心企業家高尚的品德和仗義疏財的善舉給予了高度評價。
“愛心尚德”是立人之本,也是立家之本;是興業之道,也是興市之道。通過上述企業家們的履歷,你可發現他們的足跡始于平凡生涯,起于商海搏擊,興于產業打造,成于致富思源,兼于達濟天下,從中我們不難領略到他們的一片報國情懷!在我市第11個“鄭州慈善日”臨近之際,鄭州慈善總會邀你一起為脫貧攻堅助力,為創建慈善城市和衷共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