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8年第20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20期
一、各地動態
|
四川:2.1億元無償資金幫扶涼山深貧縣 近日,“國企入涼”第五次聯席會暨國有企業幫扶深度貧困縣推進會在西昌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各級國有企業將無償投入資金2.1億元,用于涼山州深度貧困縣94個村123個產業發展、113個基礎設施建設、38個就業幫扶和95個結對項目。 自2016年實施“國企入涼”以來,省國資委與涼山州簽訂了“1+N”戰略合作協議,省屬企業與涼山州及相關縣市累計簽約4批次23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額1259.57億元。其中,2017年累計無償投入資金1.9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09個,惠及3000余戶貧困戶,幫助人均增收近1300元。 |
|
湛江: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捐贈 近日,湛江市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動員部署會召開。按照省的統一部署,今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主題仍確定為“關愛貧困人口,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的目標任務是“緊緊圍繞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目標,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捐贈活動。各地募捐資金重點用于各地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及鄉村振興工作。”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陳光祥出席會議。 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打造一個政府主導、各方支持、社會參與、全民關注的扶貧濟困愛心平臺,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獻愛心、解民困,是解決我市幫扶資金不足、拓寬先富幫后富渠道的重要舉措。 自從2010年以來,湛江市已成功舉辦八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募集善款達到7億多元,在貧困村經濟建設、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危房改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開展中青年智力幫扶、助學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使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市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仍未根本扭轉。扶貧工作依然是我市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
|
青島:將學前教育納入殘疾人救助范圍 日前,《青島市殘疾人教育救助和獎勵辦法》出臺,首次將學前教育納入殘疾人的救助范圍,此前實行的救助和獎勵辦法廢止。依據新《辦法》,從2018年起,青島市將提高救助困難殘疾學生和獎勵殘疾大學生標準,建立起殘疾少年兒童特長培養補貼制度。 《辦法》規定,接受學前教育的青島市內七區低保家庭殘疾學生和低保殘疾人家庭子女每年救助2000元,其他三市每年救助1200元;接受義務教育的青島市內七區低保家庭殘疾學生和低保殘疾人家庭子女每年救助1200元,其他三市每年救助600元;在本市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的青島市內七區低保家庭殘疾學生和低保殘疾人家庭子女每年救助2000元,其他三市每年救助1200元。 《辦法》提出,對殘聯系統興辦的殘疾人教育培訓機構中接受學歷教育的青島籍殘疾學生免收學費、教材費、住宿費、鑒定費和生活費,對市及區(市)殘疾人培訓基地舉辦的短期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殘疾人可實行免費培訓。對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專科的殘疾學生獎勵6000元,升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殘疾學生獎勵8000元。
|
|
青海:投58億元推進教育脫貧 近年來,我省財政部門始終把支持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力推進教育脫貧攻堅,補齊教育全面協調發展的短板。截至目前,我省已投入資金58億元,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標準,按標準配備教學儀器設備和信息化設備,達到國家規定的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 既然是教育扶貧,孩子們第一課堂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為此,我省大力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軟硬件并重的原則,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目前共新建、擴建校舍154.01萬平方米,改造校舍13.9萬平方米,基本覆蓋了全省所有鄉鎮和城鄉接合部幼兒園,已初步形成以政府辦園為骨干,社會力量辦園為補充,公辦和民辦幼兒園共同發展的學前教育格局,“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二、優秀項目
|
遼寧:"小學生營養午餐"慈善項目啟動 將惠及全省六個縣區兩萬多名貧困小學生 記者從遼寧省慈善總會獲悉,遼寧省小學生營養午餐慈善項目在錦州市義縣啟動。該項目旨在通過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小學生營養午餐標準并提供補助,減輕小學生家庭生活負擔,提高小學生健康水平。項目將逐步在全省44個縣鋪開。2018年,該項目投入1500萬元惠及全省六個縣區兩萬多名貧困小學生,義縣將有3800多名小學生受益其中,受助項目金額達230余萬元。 據介紹,小學生營養午餐項目作為遼寧省慈善總會“春蕾”慈善救助項目的主要內容,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慈善工作與扶貧工作銜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脫貧關鍵時期注入的一股強大力量。錦州市政協副主席、義縣縣委書記張智明在小學生營養午餐慈善項目啟動儀式上表示,小學生營養午餐項目提高了農村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午餐標準并提供補助,減輕學生家庭的生活負擔同時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義縣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凝聚社會扶貧特別是慈善精準扶貧的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貧困小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三、鄭州新聞
|
22對新人牽手成功!鄭州慈善總會成功主辦第九屆全國聾人相親節 5月19日上午,來自全國25個省市的近800多名單身聾人男女相約鄭州豐樂農莊,參加“紅線牽情 幸福一生”第九屆全國聾人相親節。 此次相親節吸引了來自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陜西、北京、內蒙古、四川、重慶、廣西、黑龍江、云南、甘肅、上海、武漢等25個省市的近800名聾人參加。活動現場充滿了愛的芬芳,共有22對新人牽手成功,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
四、縣市區新聞
|
滎善及時雨救助電燒傷男童小奧翔18000元 6月1日上午,滎陽慈善總會會長張水旺一行來到豫龍鎮政府,把18000元的愛心款交到電燒傷10歲男童小奧翔父親王垛垛手里,用于孩子的醫療救助。其中10000元為滎陽慈善總會救急難項目愛心款、8000元為豫龍鎮慈善基金。
|
五、平凡感動
|
山東:“慈善老人”傅其恩向受傷的哥捐5千元 6月7日,《的哥被打傷昏迷不醒家人盼好心人伸援手》為題報道了桓臺的哥宗學峰在營運期間被人惡意打傷,治療費遇難題的消息。6月7日上午,有好心人主動聯系記者,希望為宗師傅捐助5000元善款幫其治病。 6月7日上午,張店“慈善老人”傅其恩主動聯系記者,稱他看到本報報道的宗師傅被人打傷,昏迷多日不醒的消息后,感到既氣憤又心酸,他愿意通過淄博市慈善總會為宗師傅捐助5000元善款,助他一家渡過難關。 隨后,淄博市慈善總會救助部相關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傅其恩7日早晨一早就跟他們打過招呼,要求一定要盡快將善款送到宗師傅家人的手上。但根據救助工作的相關規定,他們還要對宗師傅的家庭情況進行核實,再對宗師傅進行救助。 7日下午,宗師傅的女兒告訴記者,目前李先生已跟她聯系過,并稱將很快就把傅其恩捐助的5000元善款送來,幫其父親治病。 在淄川城區經營小本生意的王先生也表示,要向的哥宗師傅獻出一份愛心,希望他盡快好起來。
|
六、慈善格言
|
因為愛心,流浪的人們才能重返家園;因為愛心,疲憊的靈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愛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輝映;渴望愛心,如同世紀之歌渴望永遠被唱下去。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