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十五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8年第15期
一、各地動態
|
江西:全省首家慈善志愿者活動中心成立 4月16日,江西省慈善總會慈善志愿者活動中心揭牌儀式暨“慈善大講堂”開班活動在南昌舉行,標志著全省首家慈善志愿者活動中心正式成立。 活動宣讀了省慈善總會向全省慈善志愿者發起的倡議書,號召志愿者們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參加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以飽滿的熱情、無私的愛心、周到的服務,投入到各項志愿活動中去,為我省的慈善志愿服務創造新的輝煌。隨后,“慈善大講堂”在該活動中心正式開班。 據悉,今后,該活動中心將開展志愿服務基礎知識、服務技能、心理輔導、急救知識、護理知識等各類培訓和講座,提高慈善志愿者的服務水平、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促進慈善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同時搭建橋梁紐帶,匯聚全省慈善志愿者的愛心,更好地為慈善事業服務。
|
|
貴州:醫療救助托底困難群眾幸福"底線" 4月16日,記者從正在召開的貴州省民政兜底脫貧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秉承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應救盡救”原則,2017年貴州省民政系統對21.3萬人次貧困人口實施了住院救助,分別對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貧困人口實施住院救助4.8萬人次、4838人次,有效托起了困難群眾的幸福“底線”。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老百姓的難題。近年來,貴州省民政廳不斷完善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體系,有效發揮了醫療救助在“四重醫療保障體系”中的第三道防線作用,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救助標準較大幅度提高。2017年,貴州省民政廳共對21.3萬人次貧困人口實施住院救助,分別對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貧困人口實施住院救助4.8萬人次、4838人次。 為遏制困難群眾因臨時性、突發性困難致貧返貧,貴州省民政廳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托底保障、救急解難功能,全省全面建立起以主動發現、快速響應、社會力量參與為主要內容的救急難工作機制,對生活面臨困難、生存面臨危機的急難群眾及時發現、有效救助。2017年全省共實施急難救助2675人、人均救助1.84萬元,其中主動救助315人。 同時,全面建立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保障特殊困難群體同步小康。2017年,貴州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達9228元/年,全護理和半自理照料護理平均標準分別達17592元/年、9804元/年。特困人員醫療、住房、教育以及喪葬服務得到全方位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基本能夠滿足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看病就醫、文化娛樂、生產勞作等集中供養需求。2017年全省共有機構1168所、床位8萬張,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50%,位居全國第6位。 |
|
江蘇:全省基層慈善組織達1.3萬家 記者從12日召開的蘇中地區基層慈善組織建設推進會上獲悉,我省基層慈善組織總數已達13450家。其中,全省村居慈善工作站為12250個,覆蓋65%的城鄉社區;鄉鎮級慈善分會為1200家。此次會議提出,通過三年激勵計劃,我省每年將投入至少100萬元用于扶持基層慈善組織建設。 省慈善總會會長蔣宏坤介紹,我省基層慈善組織從2014年的1700家增至目前的13450家,該領域的快速發展打通了慈善募集和救助的“末梢神經”,實現了“捐在基層,用在基層,互幫互助,同村共濟”。
|
|
哈爾濱:甲型血友病患兒可申報慈善項目 全年最高可獲1萬元救助 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近日,黑龍江省慈善總會和市兒童醫院簽署“拜科奇Co-pay慈善項目”,為我省貧困家庭的甲型血友病患者入組治療用藥,門診每次報銷20%費用,全年提供上限不超過1萬元的援助金。 住院的甲型血友病患兒,除醫保報銷外,入組治療用藥同樣可以申請拜科奇Co-pay慈善項目。同時,市兒童醫院作為哈爾濱市特殊疾病門診定點醫院,確認市兒童醫院診療的哈爾濱市城鄉居民醫保范疇血友病患兒還可享80%的報銷比例。 市兒童醫院成為《黑龍江省慈善總會血友病拜科奇慈善項目》實施的定點合作醫院,將對救助項目實行專人管理、開設一站式結算綠色通道,使更多因家庭貧困而無力求醫的孩子獲得新希望。
|
二、優秀項目
|
岳陽:今年繼續實施四大教育公益項目 日前,2018年岳陽市教育基金工作研討會在華容縣召開,岳陽市教育基金會及華容、平江、岳陽樓區、經開區等11個縣市區教育基金會負責人,岳陽市教體局、華容縣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岳陽市教育基金發展大計。 2017年,全市教育基金會資金存量達1.93億元,接近兩億元大關。收入突破7000萬元,較之往年翻番增長。連續三年,公益活動支出突破2000萬元,惠及師生數千人。會議明確,2018年圍繞著“服務教育,關愛師生”這一主題,各教育基金會將繼續開展四大公益項目。一是“園丁之家”活動,組織基層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二是“單人校和留守兒童”項目,攜手社會愛心人士和其他公益組織,幫扶關愛單人校師生和留守兒童;三是“育才行動”,扶助特困生,為他們救急、解難;四是師生獎勵項目,表彰獎勵全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最美鄉村教師、優秀校長及優秀教育工作者。 |
三、鄭州新聞
|
鄭州慈善總會智在行慈善基金“少年強”助學項目溫暖啟動 4月10日上午,封丘縣李莊鎮中心小學一派熱鬧歡樂景象。鄭州慈善總會智在行慈善基金“少年強”助學項目啟動儀式在這里溫暖舉行。儀式上,鄭州慈善總會智在行慈善基金確定資助51名兒童,全年共計發放助學金99000元,受助兒童均來自封丘縣李莊鎮中心小學和李莊鎮第一小學。 鄭州慈善總會智在行慈善基金“少年強”助學項目針對單親、父母一方或雙方因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困境兒童,每年進行一次入戶家訪,確定資助名單,為受助兒童在9年義務教育期間每個月提供200元的慈善資助。
|
四、縣市區新聞
|
登封市慈善總會2018年慈善項目發布 4月10日,登封市慈善總會召開2018年度慈善項目發布會。 近年來,登封市慈善總會積極把“精準扶貧”同慈善工作緊密結合,開創“精準扶貧+慈善幫扶”新模式,打造了“陽光助學”、“孤兒和留守兒童文武幫扶工程”、“救急難”、“暖冬行”、“至善農商·精準扶貧”、“光伏發電”、“金種子”等一批具有登封特色的精品慈善項目,先后榮獲第八屆“中華慈善獎”、第四屆“鄭州慈善大獎”、鄭州慈善“優秀項目團隊”等榮譽稱號。通過開展和實施一批批慈善項目,救助了各類弱勢群體,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愛心,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好評。 據統計,登封市慈善總會今年將開展8大類27個慈善項目,其中精準扶貧類3個、困難兒童援助類4個、助學類5個、助醫類4個、濟困類4個、安老類2個、暖冬行系列2個、慈善文化建設類3個,預計覆蓋困難群眾25000人次。
|
五、平凡感動
|
義烏:愛心網友眾籌40萬救12歲重病少女 “請救救我患惡性淋巴瘤的孩子,她很想回學校上課。”從4月13日起,赤岸鎮毛店小學12歲女孩朱蕓慧患重病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網友們紛紛向這個可憐的小姑娘伸出援手,或轉發消息,或捐款,不到2天就在某眾籌平臺為她籌起40萬元善款。 春節期間,小蕓慧老是無精打采,持續反復發燒,經中心醫院醫生檢查發現血三系減少,醫生建議立馬轉院。后來她被轉到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治療,初診為噬血細胞綜合征,經治療后血三系還是不斷減少,甚至跌到個位數。 2月23日晚,小蕓慧住進了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3月初,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安排專家會診,初步診斷為淋巴瘤繼發噬血細胞綜合征,經手術淋巴結活檢,確診為惡性淋巴瘤。為了控制病情,醫生很快為她制定了治療方案,從3月12日開始,為小蕓慧進行第一次化療。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使小蕓慧原本瘦弱的身體更虛弱,雖然病情沒有繼續惡化,但每天需要5000余元治療費,住院十多天,已花去25萬元醫療費,后期可能還需要幾十萬元。因此,朱顯華通過眾籌平臺發起眾籌,“沒想到,不到一天時間就籌集了近40萬元,很多好心人還電話聯系我,關心我女兒的病情。” 目前,小蕓慧的病情基本穩定,現已出院回義烏休養,10天后將重返醫院接受第二次化療,希望她能早日戰勝病魔,康復返校。
|
六、慈善格言
|
我們常以為外來的幫助最重要,實際發自內心深處的力量才是我們熬過冰雪獲得新生的力量。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