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7年第45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7年第45期
一、各地動態
|
吉林:下撥中央救災資金1.12億 近日,吉林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下撥2017-2018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1.12億元,用于幫助各地災區統籌解決今冬明春受災群眾口糧、衣被取暖等困難,妥善保障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生活。 省民政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視受災群眾過冬生活安排工作,按照“分類救助、重點救助”原則,科學制定救助方案,明確救助項目和標準,幫助解決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生活面臨的困難。要重點關注倒房重建戶、受災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殘疾人員等困難群體,及時足額將各級安排的冬春救災資金發放到位。 特別要關注交通不便、邊遠和偏僻地區受災群眾的救助,對冬春救助后基本生活仍存在困難的受災群眾,及時納入相關社會救助制度解困。 |
|
紹興:今年市慈善系統收到捐款超2億元 12月29日,記者從紹興市慈善總會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市慈善系統共收到捐款超過2.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救助支出1.19億元,救助43.58萬人次。 據了解,為了扶持和培育更多的慈善公益組織發展,市慈善總會利用組織的優勢,借助“四季沐歌”慈善項目平臺,推出“益路同行”資助計劃,通過這一探索,使慈善公益組織項目開展有資金扶持、專業指導和合理監管。 據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發展慈善募捐和項目化運作,在做好大額慈善冠名基金募集工作、建立系統互助基金、開發慈善基金項目等 方面推進慈善事業發展。例如柯橋區,全區已陸續成立企業冠名慈善基金20個,這些基金將定向用于助困、助醫、助孤、助老等領域。
|
|
福建:2300萬救助資金助困難群眾過溫冬 12月26日,福建省民政廳舉行“冬日暖陽 送愛到家”——2017年全省受災困難群眾御寒救助物資發放啟動儀式,為受災困難群眾送溫暖。 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福建出現明顯降溫、霜凍、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目前,福建省政府已下撥各地2300萬元冬春救助資金,省民政廳采購了3萬床棉被、1萬套絨衣褲等價值700余萬元的冬春救助物資。從26日開始,這批物資將陸續發往福建全省各地,用于解決受災群眾和困難群眾面臨的生活困難。 同時,福建省民政廳派出9個工作組,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心連心、手牽手、十送行動”活動,包括為低保對象送保障、為受災群眾送救濟、為留守(困境)兒童送愛心等內容。福建省民政廳廳長池秋娜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指出,物資發放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堅決杜絕緩撥滯留、優親厚友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生,要盡快將物資一件不少地發放到受災群眾和困難群眾手中。
|
|
太原:百名“愛心騎士寒冷冬日"為愛騎行" 12月26日10時許,太原室外氣溫零下6℃。位于省城雙塔寺街的山西日報社院內辦公樓前的小廣場上,幾十輛ofo小黃車排列整齊,車旁,全副武裝的“愛心騎士”們整整理待發。 由三晉都市報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芝麻信用、高梵、ofo小黃車共同發起的公益活動“騎共享單車 聚人間溫暖”線下公益騎行活動當日上午在這里正式啟動。來自省城各界的熱心讀者、愛心網友以及社會公益機構代表、愛心企業代表等一百余人出席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三晉都市報副總編輯吳修明向“愛心騎士”們介紹了“騎共享單車 聚人間溫暖”的活動內容。讀者和網友通過芝麻信用、ofo小黃車客戶端騎行ofo小黃車助力公益,高梵將為山西、安徽、青海、河南四省共2000名留守兒童每人送上一件羽絨衣。作為此次公益活動在我省的獨家聯合發起媒體,本報將負責在我省尋找500名留守兒童,并為他們每人送上一件羽絨衣,讓這些孩子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
二、優秀項目
|
貴州:2018慈善情暖萬家活動遵義啟動 由貴州省慈善總會、遵義市民政局、遵義市慈善總會聯合主辦的2018年貴州省“慈善情暖萬家”慰問活動啟動儀式28日在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舉行。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省慈善總會會長陳敏等出席啟動儀式。 據介紹,“慈善情暖萬家”活動是由中華慈善總會牽頭,聯合全國各地慈善會共同開展的大型慈善助困活動。讓每個困難民眾都過好年,把慈善的溫暖送進千家萬 戶,是“慈善情暖萬家”活動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這項活動自2003年啟動以來,已經有數百萬戶(次)困難民眾得到救助,成為了中國慈善系統的一張靚麗名 片。貴州省慈善總會成立14年以來,每年都會同全省各地慈善會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共籌集款物折合4000多萬元,走訪慰問困難群眾10萬余戶 (次)。 此次活動,貴州省慈善總會與遵義市慈善總會共資助20萬元“慈善情暖萬家”慰問金,現場發放及走訪慰問松林鎮200余戶特困群眾及敬老院,給他們送去慰問金、米及油。 |
三、鄭州新聞
|
“海浪花”慈善基金 送關愛到“鄭州艦” 12月11日下午,浙江舟山軍港晴空萬里,鄭州艦傲然挺立,威武壯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15時許,“鄭州慈善總會慰問鄭州艦大會”活動儀式在舟山軍港大會堂舉行,鄭州慈善總會聯合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馬工貿有限公司等多家愛心企業,不遠千里,從中原到東海前哨,慰問鄭州艦全體官兵,為鄭州艦官兵送去了15萬元的愛心善款和價值11萬元的慰問物資。 |
四、平凡感動
|
鄭州:"餃子哥"六年送出2700份餃子 距離冬至還有十幾個小時,也到了王孝利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被稱為“餃子哥”的他,今年冬至當天計劃送出去1000份餃子。從2012年開始冬至免費為環衛工、建筑工人、交警、交通協管員等戶外工作者送餃子,王孝利已經帶動了千余人參與這項公益,用自己的一份熱心溫暖著城市的冬天。 12月21日一大早,簡單吃過早飯,王孝利就帶著剛下夜班的妻子、兒子就直奔鄭州陳寨蔬菜批發市場,他要在這一天準備和餃子有關的所有食材、工具。買菜過程全程在網上直播,是為了讓大家知曉食材來源。 今年冬至,王孝利準備了兩種餃子餡,蘿卜粉條大肉餡和韭黃雞蛋餡,盡量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食材全部選擇知名品牌、商家,在嚴格保證食材安全、品質前提下,盡量做到經濟實惠。 “其實這幾年都是從10月26日環衛工人節那天開始籌備冬至的活動,包括場地選擇、人員組織、一直到冬至前一天準備好所有食材。”王孝利告訴記者,冬至送餃子的活動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已經越來越規范,送出去的餃子數量也不斷增漲。 “2012年送了88份、2013年168份、2014年680份、2015年800份、2016年1000份,這每一個餃子都是志愿者親手包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吃到一份熱乎乎的餃子,感受到這份心意。” 王孝利和“餃子哥”的緣分開始于2011年冬至。那天,王孝利憑著一股熱心勁兒冒雨為正在街頭執勤的河南省微博大V交警楊華民送了一份熱騰騰的餃子,被感動的楊警官拍下王孝利離開的背影并發微博稱其為“餃子哥”。 2012年,王孝利和家人開始冬至當天免費給環衛工人送餃子,這一送就是五年,累計送出餃子2700余份,按照一份餃子30個來算,他送出去的餃子已經有八萬多個了,這所有的費用幾乎都是他自己承擔。 這幾年,王孝利和家人冬至送餃子這事,也引來不少人的非議,有人說他是炒作、作秀,有人說他是給自己家的餃子館打廣告,還有人說他以此牟利。 “我自己在裝修公司上班,媳婦在食品廠工作,家里真沒有開餃子館。”對于這些流言蜚語,王孝利已經十分坦然。 “說我作秀的,我歡迎大家和我一起秀,一起做公益。說我牟利的,每年冬至包餃子,口罩、手套、圍裙、筷子、餐盒、保溫箱、搟面杖、志愿團隊胸卡、各種食材,都是我自己出錢買的,花費都在一萬塊錢左右。”王孝利說,這兩年有愛心人士贊助面粉和肉,給了團隊很大的幫助,但是他從來不接受錢款捐贈,“可以買成食材參與公益,但是我的手不過錢。” 2014年王孝利注冊了“餃子哥”商標,他說自己這么做是為了保護品牌的公益性。 “我做的是純公益,但是如果別人搶注了這個商標,用于商業,我們就不能再用‘餃子哥’做公益了,會很被動。” 22日下午,王孝利并不寬敞的家中來了十幾個熱心的志愿者,大家一起洗菜、剁餃子餡、和面,為冬至當天送餃子做最后的準備。 今年冬至當天,“餃子哥”計劃在鄭州市金水區、二七區多個地點為孤寡老人、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交警送餃子,將有500余名志愿者參與活動,最終送出去的餃子將在1000份左右。 對于未來,王孝利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公益,關心弱勢群體、尊重勞動者,讓做公益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常態。
|
五、慈善格言
|
慈善是一件好事情,只要心中并不要求通過慈善得到什么回報,那么隱名從善或真名從善都是高尚的。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