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7年第36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7年第36期
一、各地動態
|
鄭州:二七區首批48個"公益+"項目簽約 近日,“溫暖二七”首屆全民參與“公益+”行動項目簽約工作順利完成。“星星課堂”、“雜院變形記”、“七彩臺郭”等48個公益項目正式立項并進入實施階段。 “溫暖二七”全民參與“公益+”行動于2017年6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前期籌備、需求收集、項目初審、項目終審、項目結對等5個階段。 前期征集參與需求申報的群眾62792人次,經過審核篩選和專家評審,最終形成了5大類:便民利民類、困難幫扶類、特殊群體類、環保衛生類、科普文體類,共25個大項目48個子項目。 通過區人大、區政協、工商聯等廣泛動員,轄區愛心企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92個單位或個人參與項目認領。第一批公益+項目籌集善款700余萬元,進一步推進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創新,讓群眾在共建共享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溫暖感。 |
|
西安:"情暖童心"活動贈書豐富孩子閱讀 近日,西安市青少年宮“流動少年宮”來到了臨潼區小金中心小學,開展“情暖童心”關愛服務活動。市青少年宮聯合西安市新華書店北大街店,為該校捐贈了價值8000余元的精美圖書共計300多本,豐富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孩子的課外閱讀。 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今年5月,市青少年宮“流動少年宮”啟動了“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和貧困兒童活動。活動現場,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各式圖書,還為孩子們捐贈了畫板、書包、水壺等系列學習生活用品。市青少年宮于明老師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流動少年宮”圖書捐贈活動,讓學校的孩子們愛讀書、多讀書,與書成為終身的朋友,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 臨潼區小金中心小學校長劉姜宇告訴記者,該校共有學生280多人,其中留守兒童80多人,貧困家庭孩子60多人,孩子們除了平時在學校借閱圖書外,也很想多擁有幾本屬于自己的書。此次活動捐贈的300多本書,將會發給學校孩子每人一冊,讓他們盡情閱讀。學校還將鼓勵孩子們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在學期末進行展覽評比,評比獲勝者,學校還會為孩子們發放精美禮品。
|
|
佛山:困難群眾因病致貧最高救助15萬 記者從佛山市民政局獲悉,2017年10月30日,《佛山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印發。《辦法》在佛山市醫療救助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住院二次醫療救助報銷比例,并新增門診慢性病種救助、門診慢性病種和門診特定病種之外疾病的門診救助、因病致貧救助等。其中,因病致貧救助對象個人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給予80%的救助,年度最高限額15萬元。 其中,在提高住院二次醫療救助報銷比例方面,《辦法》規定,重點救助對象在市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住院首次醫療救助報銷后,剩余個人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按95%的救助比例予以報銷,年度報銷最高限額為8萬元。 同時,《辦法》新增門診慢性病種救助、門診慢性病種和門診特定病種之外疾病門診救助。重點救助對象在市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診治門診慢性病種、門診特定病種疾病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剩余個人需要支付的門診醫療費用通過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結算系統按80%的救助比例予以報銷,年度報銷最高限額為2萬元。重點救助對象在市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診治門診慢性病種、門診特定病種之外疾病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剩余個人需要支付的門診醫療費用年度累計超過1000元以上的部分按80%的救助比例予以報銷,年度報銷最高限額為1萬元。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辦法》還新增了因病致貧醫療救助。因病致貧救助對象在市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和診治門診慢性病種、門診特定病種疾病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剩余個人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由其個人先行支付后,本市戶籍人員回戶籍所在區民政部門、非本市戶籍人員回居住所在區民政部門按80%的救助比例予以報銷,年度最高限額為15萬元。
|
|
藝術扶貧匯聚社會愛心 成都:四川大型公益少兒春晚啟動 近日,“童心同夢”2018四川少兒春晚大型公益項目在成都啟動。該項目是四川首個以民族及公益特色展現和播出的少兒春晚。屆時,將有來自川內各優秀藝術機構、學校與少數民族地區的2000余名小演員同臺獻藝,在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的同時也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暖心感人的視覺盛宴。 據介紹,本屆四川少兒春晚大型公益項目以“與村小藝術夢牽手,圓孩子們的一個夢”為主題,參賽小演員將覆蓋四川1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4個縣級市。由四川省眾扶慈善基金會、城鄉互助公益基金會、村小藝術夢項目組等多家公益組織聯合主辦。整場晚會節目形式將對民族文化和現代藝術文化進行有機交融式的組合,2000余名小演員在表演詩歌朗誦、舞蹈、情景劇等節目外,還將為廣大觀眾呈現具有歐美風格元素的節目,全方面展示青少年兒童風采。 啟動儀式上,四川省眾扶慈善基金會還代表多家主辦單位為擔任該公益項目的5位夢想導師頒了證書。“藝術是這些孩子的精神給養。這段經歷能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對他們的人生產生積極長遠的影響。”擔任該項目藝術總監的國家一級導演陳福黔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專注到“藝術扶貧”中并幫助孩子們實現他們的藝術夢想。 “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關心幫助貧困山區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四川省眾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柏鶴介紹,該慈善基金會將會同各主辦單位一道,辦好本屆四川少兒春晚大型公益項目。在為四川各市州熱愛藝術的青少年兒童搭建展示舞臺和推動川內藝術教育發展的同時也讓更多的藝術愛好工作者關注到涼山山區貧困孩子的夢想,并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繼而走出貧困。
|
二、優秀項目
|
沈陽:市民政局首屆公益創投設卅項公益項目 近日,沈陽市民政局舉辦首屆公益創投活動,并安排150萬元福彩公益金資助慈善組織開展公益項目,經過專家評審,30個公益項目入選,這些項目將得到支持資金,并落地為百姓提供公益服務,服務對象為老年人、殘疾人、貧困群體、困境兒童及青少年。 這30個公益項目為:社區扶老助殘理發服務項目、困境兒童非遺手工藝品技能培訓項目、非視覺攝影——盲人定向行走康復訓練項目、讀書誠信益起來—外來務工子女助讀項目、空巢老人免費午餐、百強“金色夕陽助老”服務項目、按下幸福“快進鍵”——營造盲人身邊的關愛為老服務、沈陽市弱勢兒童健康促進計劃公益志愿者服務試點項目、呵護小小心靈——外來務工子女心靈成長營、2-7歲孤獨癥兒童ABA督導計劃、萬佳宜康居家養老中心為老人助浴項目、悅動華章全民民族藝術教育、“敲敲的愛”空巢長者社區參與項目、興盛社區失獨家庭愛心驛站、“我是沈陽人”農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項目、“一路相伴”溫暖助行服務項目、沈陽市殘疾人電子商務培訓項目、社區困境家庭推拿服務、生活困難老人慢病康復項目、老年模擬法庭——貧困高齡空巢老年人防詐騙專項活動、流動兒童照顧者親職能力提升服務項目、貧困高齡孤寡老人助潔服務項目、五彩愛心行動·關心殘障兒童成長項目、流動兒童防侵犯安全護航項目、“膳”養老人幸福全家項目、沈陽市養老服務中心上門助浴服務、彩虹畫筆——家庭貧困兒童成長課堂、孤寡貧困空巢老人心理關愛項目、消防進社區項目、高齡空巢老人用藥安全服務項目。
|
三、鄭州新聞
|
大愛綠城,第10個“鄭州慈善日”,一天募集2.38億元善款 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十個“鄭州慈善日”,是全市所有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和社會人士奉獻愛心和共同慶祝的日子。自2007年我市設立“鄭州慈善日”,迄今為止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成為我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活動,也成為全社會愛心人士對弱勢群體奉獻愛心的一個公益平臺。 就在這一天,充滿愛心的綠城人,以愛的名義、用實際善行,再次爆發出了洪荒之力,現場累計捐款額達2.38億元,創下了鄭州慈善日設立以來募集善款新高,再次刷新了去年1.72億元的捐贈紀錄,共同慶祝“鄭州慈善日”10周歲生日,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省助殘濟困總會主席張世軍,省慈善總會會長鄧永儉,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鮑常勇,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劉高貴等出席活動儀式;市黨政軍領導程志明、靳磊、王躍華、張延明、周富強、焦豫汝、張俊峰、楊福平、尚守道、趙新中、李喜安、馬義中、崔凡、薛景霞,市政府秘書長王萬鵬等出席活動儀式。
|
四、平凡感動
|
東營:攝影師歷時七年為百歲老人拍"影集" 一張張雕刻著歲月痕跡的照片,訴說著一個個百歲老人的故事,也反映了東營百歲老人的幸福生活。 自2011年開始,三位公益攝影師曹亞興、馮寶玉、劉相甫走訪東營三區兩縣,甚至尋訪到濱州地區,只為用相機留下東營百歲老人的寶貴影像。歷時七年,跋涉數千公里,三位攝影師共拍攝82位百歲老人,其中年齡最大的113歲。這本“影集”如今有望在相關部門幫助下出版面世。 連續七年為百歲老人留影 曹亞興和朋友們的這次公益拍攝,最早始于2011年。他們都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在市老年大學學習攝影。起初,曹亞興、馮寶玉正在拍攝“小腳女人”這個專題,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百歲老人,對這個群體產生了濃厚的拍攝興趣。 “多數百歲老人的一生都很傳奇,而且這些老人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去世,最好用照片和文字留住他們的故事。”曹亞興說。從這一年起,他和馮寶玉自發、自費組成了攝影團隊,2016年,市老年大學攝影班同學劉相甫也加入進來。就這樣,三位退休老人委托子女擔任司機,走訪了東營市內外的大量村落、居委會和養老院。誰也沒想到,這件事一干就是七年。截至2017年9月,他們走訪到的百歲老人達110人左右,小腳老人達400多位,成功為82位百歲老人拍攝照片。 照片記錄社會發展進步 劉相甫今年65歲,從教育崗位上退休也有五年了。他的童年、少年時期都在農村度過,這次拍攝最讓他感到驚訝的是,東營農村老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百歲老人普遍生活在一種幸福狀態之中。 長期拍攝讓他們總結出了一些規律:百歲老人普遍有較高的幸福指數,子女也比較孝順。廣饒縣碼頭鎮央一村100歲老人韓俊用最樸實的語言說:“對現在的日子很知足”,老人每月領取政府發放的長壽補貼,過年過節還有各老齡部門送來的慰問品,孩子們非常孝順,實現了政府養老、家庭養老的結合。 許多百歲老人至今還能生活自理、頭腦清晰。東營區辛鎮101歲老人陳宜齋是百歲老人中比較有文化的,喜歡看報、拉京胡、看電視,至今還能自己下樓散步、吃飯。曹亞興、劉相甫第三次去拜訪他時,老人正坐在家里的沙發上等著他們,電視里正直播著十九大開幕會。 他們打算以《百年逢盛世幸福度晚年》為主題將這些照片集結成冊。曹亞興、劉相甫告訴記者,這些照片不僅是為百歲老人的家庭留紀念,更是為社會留住一筆財富,記錄社會的發展進步。
|
六、慈善格言
|
愛心撐起永久的春天,慈善導航永遠的時尚。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