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7年第30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7年第30期
一、各地動態
|
蘇州:市兒基會6年籌集善款近860萬元 將建單位和個人捐贈資源數據庫 蘇州市兒童少年基金會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級兒童公募基金會,成立35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為貧困兒童提供救助和幫扶,為促進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作出了重要貢獻。昨天,蘇州市兒童少年基金會召開會議,選舉產生第四屆理事會成員。同時,還舉行“傳承好家風、共筑愛心夢”公益項目捐贈,發放幫困助學金。 統計顯示,2011年3月至2017年7月底,兒基會公益收入總額859.88萬元,其中捐款收入551.78萬元。另外,“蘇州市兒童少年基金會”微信公眾號今年5月正式上線,標志著我市微信捐贈和網站捐贈全部實現貫通,正式實現了籌資方式線上線下的雙結合。 6年來,蘇州市兒童少年基金會發放寒暑假結對助學款234.55萬元。同時,資助覓渡中學成功班、博愛班,承接“同心服務·愛心奉獻”慈善項目,為37名孤兒和低保家庭兒童送去了社會的關愛。另外,還連續多年對銅仁和宿遷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幫助學校建設留守兒童親情聊天室,幫助貧困女童完成學業等。 |
|
全國:今年起免費救治貧困白內障患者 從2017年開始,對經過核實核準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救治。到2020年,實現對建檔立卡白內障患者免費救治全覆蓋,并建立長效機制。國務院扶貧辦與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聯合印發《“光明扶貧工程”工作方案》,為實現全面小康提供健康保障。 整合資金,免費救治。方案要求,各地要充分發揮基本醫保的保障作用。經醫保報銷之后的個人自付部分費用,由國務院扶貧辦通過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中國社會扶貧網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金兜底解決,實現免費救治。 監督考核,防控風險。方案提出,衛生計生、扶貧等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對醫療救治情況進行考核,對社會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定期向社會公布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定點醫院要制定風險防控與化解預案,對手術治療出現不良反應等意外情況及時妥善解決,報告并配合衛生計生、扶貧部門做好善后工作。
|
|
蘇州:志愿者隊伍超過3.4萬人 近日,蘇州市姑蘇區舉行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推進大會暨綜治宣傳月啟動儀式。來自全區綜治委相關成員單位代表、平安志愿者代表及社區群眾代表200余人參加活動。一批平安志愿服務團隊和平安志愿者個人受到表彰。 近年來,姑蘇區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弘揚志愿精神,完善服務體系,壯大志愿力量,開展志愿服務,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目前,全區志愿者隊伍已經發展壯大到200余支34000余人,涌現了“小候鳥”“螢光天使”“步道衛士”“老娘舅”等特色品牌。平安志愿者在治安防范、矛盾調處、法律援助、醫療救護、愛心助學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
陜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每生每年6000元助學金 為保證家庭困難大學生順利入學,我省建立了系統助學政策保證學生入學前后“三不愁”,建檔立卡困難家庭,每生每年6000元助學金。 據了解,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時里面有《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讓家庭困難的高校新生在入學前后做到“三不愁”。 一是入學前不用愁,學生入學前在當地可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連片特困地區困難新生可享受發放路費項目。二是入學時不用愁,每個高校建立了新生入學“綠 色通道”制度,讓交不起學費的學生直接注冊入學。三是入學后不用愁,入學后,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資助: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校園地助學貸 款,還有勤工助學、社會捐助、學費減免等。 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新生攜帶家庭經濟困難證明,錄取通知書、身份證等相關材料,與法定監護人到戶籍所在地的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去申請辦理。連片特 困地區困難新生申請路費補助項目,攜帶家庭經濟困難證明等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辦理助學貸款和路費補助。 入學后,主要資助類型有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的生活費用開支,資助面為30%左 右。陜西確定的資助標準按學生貧困程度分為2檔,特困生每生每年3500元,一般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500元。2016年新加入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每生每 年6000元,其中3500元由財政出資,2500元由高校自提經費資助。 對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每生每年發放6000元的助學金生活補助。學費和住宿費高出國家助學貸款限額8000元部分,由所在高校從資助專項基金中全額補 助。對在高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除享受國家教育資助政策外,每人再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
|
二、優秀項目
|
關愛呵護留守兒童 寧波:"甬潤童心"公益服務項目啟動 用文明寧波、文化寧波、愛心寧波來滋潤留守兒童的心田,近日,“聯盟在行動——甬潤童心”項目在寧海縣岔路鎮干坑村啟動,寧波市首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服務站在當地正式掛牌。 “甬潤童心”項目是公益聯盟的又一個公益行動,由成員單位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主持實施,并力爭打造成我市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品牌。 目前,寧波已有1750位“五老”志愿者活躍在“關心留守兒童”的教育、引導、幫扶一線,與1800余位留守兒童愛心結對。“實施‘甬潤童心’項目,旨在匯聚更多愛心力量,發揮關工委的組織優勢,廣泛動員更多‘五老’人士,更好地服務困境、留守兒童。”市關工委主任邵孝杰表示,同時與民政等相關部門合力構建長效機制,推動建立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和機制。 當天的啟動儀式發出“共同托起留守兒童的未來”倡議書,并搭建留守兒童微心愿征集平臺,屆時這個平臺將不定期向社會發出留守兒童的心聲,推動我市愛心之花持續綻放。
|
三、鄭州新聞
|
鄭州慈善總會榮獲鄭州市“擁軍優屬模范單位”稱號 近日,鄭州慈善總會榮獲鄭州市“擁軍優屬模范單位”稱號。 近年來,鄭州慈善總會以慈善來促雙擁、創新雙擁新形式,積極開展雙擁工作。2016年1月16日,市領導及總會相關領導帶領擁軍慰問團對鄭州艦官兵表達了親切慰問,并成立了“海浪花”慈善基金,這是鄭州市慈善擁軍共建的創新形式,在全國應屬獨創和首例,是更具實效、長效的擁軍愛軍行動。 |
四、縣市區新聞
|
中牟:金燕再筑新巢 捐款助力脫貧 近日,中牟農商銀行精準扶貧暨企業授信會在中牟農商銀行3樓會議室順利召開。中牟農商銀行向中牟縣慈善總會捐贈300萬元人民幣專項用于精準扶貧。
|
五、平凡感動
|
張家界:愛心匯聚為白血病女孩帶來希望 羅雨利,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南莊坪街道辦事處大悲庵社區居民。對于年僅9歲的她來說,是不幸的,因為她是一名白血病患者;而現在,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注、關愛。 8月7日,永定區南莊坪街道辦事處、大悲庵社區以及當地居民將最近廣大干群匯聚的愛心——近3萬元捐款送到羅雨利手中,祝福她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孩子病了,硬漢也不由失聲痛哭起來 “2015年9月15日經醫療部門診斷,小雨利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時,受不了!經過兩年多的治療已完成了13個化療,20多次的骨穿和腰穿,病情得到初步緩解。后續還有12個維持化療。現在每次看到孩子做化療就很心痛,她還那么小,卻承受那么多……”羅雨利的父親羅家千向記者介紹到,作為家里的“柱子”,一名硬漢,說到孩子的病,不由失聲痛哭起來。 羅家千介紹,之前是每10天左右到長沙做一次化療,現在是1到2個月做一次,每次化療的費用也不一樣,最高一次花了10多萬。同時,為了省錢每周還得在家附近做一次注射。為治療孩子的病,目前已花去費用60多萬,欠債20多萬元。因需照顧孩子,其和妻子僅靠打零工維持家庭開支,家里已負債累累。此病后期所需的治療費用,對于這個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以前很活潑的,自生病以來,孩子比較沉默了,比起同齡的孩子更加懂事,有時候家里的電燈多亮了一盞都會喊我及時關掉,避免浪費。”懂事的小雨利,讓羅家千倍感心疼,“現在我們都還很年輕,即使再累再苦再難,會盡最大的努力治好孩子的病!”
|
六、慈善格言
|
慈善會使孤獨的人不再孤獨,慈善會使作惡的人找回善良。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