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7年第22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7年第22期
一、各地動態
|
廣東:中山首善捐1.32億 胡潤研究院6月8日發布《2017胡潤慈善榜》,100名中國大陸最慷慨的慈善家上榜。 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的現金捐贈、和現金相關的捐贈、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捐贈都統計在內。兩位中山人榜上有名,排名靠前,一名在榜單上捐贈額超過馬化騰。今年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十四年發布胡潤慈善榜。 陳卓林家族以1.3235億元的捐贈額,排名第20位。 今年,陳卓林家族以集團名義向中山市三鄉人民醫院建設捐贈1億元;以集團名義向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捐贈1億元,用于學校基礎建設、學生獎助學和教師隊伍建設。 祖籍中山的經濟學家以7000萬元的捐贈額,排名第36位。他以個人名義捐贈1000萬美元在廈門大學設立“鄒至莊經濟學教育基金會”。 這位叫鄒至莊的鄉親是博士,經濟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經濟學會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主席,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名譽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騰訊馬化騰以1.3060億元的捐贈,排在了陳卓林家族后面,排名第21位。 完美公司董事長古潤金以2870萬元,在“2017胡潤港澳臺及海外華人慈善榜”排名第13。 主要捐贈有:以集團名義向中國禁毒基金會捐贈1000萬,向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向暨南大學捐款500萬。
|
|
上海:50億元設立雙創投資基金 為深入推進文化與金融的合作,上海推出了新舉措。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市文化金融合作座談會上,上海市委宣傳部、閔行區政府、浦發銀行、上海雙創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上海雙創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上海濱江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營。 為了充分發揮市、區政府基金的產業導向和推動作用,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上海文化產業領域投資,促進文化企業創新創業,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上海雙創投資中心、閔行區政府、浦發銀行共同發起設立上海雙創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母基金總規模50億元。投資方向將聚焦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影視制作、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網絡視聽、數字出版等國家文化產業重點發展領域的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并對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領域的部分項目進行直接股權投資。
|
|
重慶:慈善總會首次特聘16位愛心慈善顧問 6月7日,重慶市慈善總會首次特聘愛心慈善顧問授牌座談會在市政協一樓會議室舉行。會上,市慈善總會首次聘請了左宗申等10人為“愛心慈善顧問”,聘請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為“愛心慈善顧問”單位。 陳煥奎常務副會長首先介紹市慈善總會工作情況,他說:新一屆理事會成立一年多來,在光磊會長的帶領下,市慈善總會全體同志認真貫徹落實《慈善法》和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扎實工作、積極作為,不斷開創我市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市慈善總會市本級籌募款物5.49億元,其中,中華慈善總會援助藥品價值3.77億元。全年直接用于脫貧攻堅的款物8000余萬元,全年共支出救助款物5.42億元(含中華慈善總會藥品援助),惠及困難群眾數萬人次。2017年截止目前,總會市本級籌募款物5354.46萬元,同比增長31.3%。
|
|
天津:第三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啟動 日前,濱海新區啟動第三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旨在通過政府出資專項扶持公益項目,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提升社會組織專業化水平。本月為項目申報階段,經審核立項后,2017年7月11日至2018年5月10日進入實施階段,每個項目將獲得資金支持。 申報實施創投項目主體為經濱海新區民政局、行政審批局及功能區民政、行政審批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將資助社會組織在新區開展社會救助、居家養老、優撫安置、公益慈善等10項行動。
|
二、優秀項目
|
江蘇:啟動高校紅十字會暑期志愿服務項目 今年針對50個省級支持項目開展定向培訓 6月9日,每年一度的由江蘇省紅十字會、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團省委、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開展的高校紅十字會“博愛青春”暑期志愿服務項目在南京啟動,來自全省50所高校紅十字會“博愛青春”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從主辦方手中接過了隊旗,正式拉開了2017年全省高校紅十字會“博愛青春”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的帷幕。 自2011年起,省紅十字會與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團省委等聯合在高校紅十字會廣泛開展“博愛青春”暑期志愿服務,全省高校紅十字會積極參與,6年累計有8336名高校紅十字志愿者深入城鄉、播撒愛心,志愿服務時間達到61479人天,受益人數50萬多人。 為提高項目的專業化和精確化水平,主辦方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沒有入選省支持項目的作為市支持項目實施。項目實施前還要組織對項目負責人和所在高校負責人進行培訓,從項目策劃與實施、公益品牌的創建與維護、自媒體運營技巧及“互聯網+”思維與應用等。主辦方對實施項目進行抽查督導,通過新媒體和總結會上進行展示,公眾參與評選及評審組點評,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實施,提高項目實施成效。今年從全省70所高校紅十字會89個項目中選出50個省級支持項目,舉行授旗儀式暨培訓班,從項目策劃、組織、實施、總結、評估到志愿服務品牌打造和怎樣拍攝新聞圖片、視屏及微信圖文并茂的編輯等方面進行講授,目的是提升“博愛青春”暑期志愿服務項目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
三、鄭州新聞
|
慈善助力無聲世界舞動人生! 近年來,鄭州慈善總會先后投入善款數百萬元,在慈善助殘領域不斷探索、創新,陸續推出如“慈善的聲音”——貧困聽障兒童救助慈善項目、“聾藝畫廊”——聾人創業慈善項目、“聆聽世界 觸摸光明”——盲童救助慈善項目等各具特色的助殘項目。2017年,又一個新的特色助殘項目誕生。6月9日,“殘疾人藝術團聾人大學生藝術培訓”慈善項目在鄭州師范學院隆重啟動。鄭州慈善總會向鄭州師范學院殘疾人藝術團捐贈善款6萬元用于項目的實施,該項目將支持殘疾人藝術團內一批勤奮上進、才華橫溢的聾人大學生藝術學員在追尋藝術夢想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
|
四、縣市區新聞
|
登封:慈善童悅之家“趣味小課堂”開課了 5月19日上午, “趣味小課堂”正式開課了,我會邀請我市著名培訓機構武之舞培訓中心,開展了第一節活力四射的拉丁舞蹈課。趣味課堂上孩子們的熱情非常高漲,并希望可以多一點這樣有趣的課程。接下來我會將會在每個月,邀請我市知名中小學生業余培訓機構,在已建的22所童悅之家教室,開展“趣味小課堂”主題活動,讓山區貧困留守兒童感受社會關愛的同時更能體驗和城市孩子同樣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
五、平凡感動
|
幫貧救困的愛心“盟主”楊艷 “隆化愛心聯盟”發起人楊艷,常被人親切地稱為“掌門人、盟主”。由她發起組建的“愛心聯盟”,已從隆化縣城發展到大江南北,她成立的8個愛心QQ群在5年的時間里共發展了1400多名成員,救助過400個面臨失學的孩子,讓不幸者絕處逢生,讓弱勢者挺起脊梁。 就是這位普通的女子,用愛心與真誠,譜寫著一曲曲動人心弦的大愛贊歌,用堅韌和執著,幫助一個個不幸之人擺脫困境、重新擁有幸福。她那厚厚的日記本,寫下了近千個愛心故事,至今仍在不停地續寫著。
|
六、慈善格言
|
慈善并非富人所專有,它植根于普通人的愛心,可以說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無論貧富,都少不了。 |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