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7年第15期
各地慈善動態
2017年第15期
一、各地動態
|
江西:困難殘疾人享受每人每月50元補貼 日前,記者從省殘聯第六屆主席團第三次全體會議暨2017年全省殘聯工作會上獲悉,去年,江西省財政安排4.2億元,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分別向38.3萬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向31.7萬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 我省扎實推進民生工程殘疾人項目。去年,共為8121城鄉殘疾人提供培訓,為3667名殘疾人提供公益性崗位,為1.2萬名殘疾人提供農家書屋殘疾人管理員崗位,為11.74萬殘疾人提供各類康復服務與救助;積極推動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附設特教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以及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就近入學,安置殘疾兒童807人,全省6至14周歲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1%。殘疾人就業保證金征收再上新臺階,全省共征收3.7億元;積極推進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全省入戶采集100萬余殘疾人信息;進一步推進貧困殘疾人建檔立卡工作,全省有19.6萬貧困殘疾人納入扶貧部門建檔立卡范圍;出臺《江西省陽光助殘創業就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投入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000萬元,扶持52個省級示范基地建設。
|
|
湖北:啟動科技專家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18個扶貧小組一對一幫扶 在襄陽種植白芨、在黃石開展鱘魚觀賞魚養殖、蔡甸種植彩葉樹……用科技扶貧以技術帶動產業,日前,湖北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在武漢舉行,由華農、省農科院等專家組成的18支小分隊現場簽約貧困縣。 據了解,此次推進會也是湖北省科技專家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的啟動儀式,“湖北共有37個貧困縣,其中國家級貧困縣28個。這次組織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專家成立18個扶貧小組,對18個貧困縣進行一對一幫扶。專家為各地提供脫貧指導,設農函大分校,讓貧困家庭掌握一門技術等。首批18個縣,下半年將覆蓋到其他貧困縣。”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葉賢林介紹,湖北省扶貧工作主要放在農村,農村居民近年來深刻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實惠,如江漢平原的農民應用稻田養蝦技術后,每畝產生收益1萬元左右,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 “科技扶貧小組下鄉,能解決技術最后一公里問題。原來通過網上、電話咨詢技術難題,現在有專家送技術到農戶家庭,農戶能面對面接受指導。”隨州市科協副主席鄒陽介紹,去年由專家提供投放了6700多頭種豬,隨州養殖戶受益匪淺。
|
|
上海:"天使眼"助視障人士"讀書看報" 戴上一副重量只有50多克的“天使眼”,視障人士也能像普通人一樣“閱讀”中英文書籍,甚至連超市購物小票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記者日前在位于張江的上海肇觀電子科技公司看到,這種名為“天使眼”的智能眼鏡外形很像VR (虛擬現實)眼鏡,只是邊上多了一根外接電源線,它將在今年上交會上展露風采。 據悉,我國完全視障人士有4800多萬,“天使眼”上市后將給他們帶來福音。 “天使眼”是世界上首款輔助視障人士出行和感知世界的智能眼鏡,目前已開發的功能有三類:幫助視障人士識別日常物體,比如桌子、椅子、鈔票、顯示器、杯子等,而樓梯、門、電梯、斑馬線、汽車、自行車、人、樹、垃圾桶、欄桿、柱子等也能“一覽無余”。當視障人士行進前方為空曠區時,顯示器為綠色,有障礙物則為紅色,從而提醒主人注意。第二類為跑道識別,能幫助視障人士準確地在跑道(包括彎道和直道)中完成跑步過程。第三類則是文字識別,能幫助視障人士識別中英文文字,并通過朗讀,幫助他們閱讀。另外,“天使眼”還具有定位功能,用戶點擊屏幕上的“我的位置”按鈕,它就會播報當前所在位置。 |
|
沈陽:首個街道"友鄰中心"主推公益 皇姑區學習廈門經驗,拿出3300平方米原政府審批大樓,籌建沈陽市首個街道“友鄰中心”。今年6月份預計投入使用,運營方式暫未確定,但會以公益為主。 皇姑區介紹,在“幸福沈陽 共同締造”行動中,通過共謀共議,皇姑區的市民反映:出了家門,沒有活動空間,左鄰右舍居住多年互不相識。為促進鄰里相知、相融,打造完整社區、熟人社區,皇姑區學習廈門經驗,在辦公場所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3300平方米原政府審批大樓,籌建沈陽市首個街道“友鄰中心”。 據介紹,黃河街道友鄰中心建成后將把服務延伸到社區老、中、青、少、幼全代際居民。中心定位于居民日常活動中心,集運動健身、心理咨詢、健康保健、社區學堂、娛樂休閑、圖書閱覽、親子早教、四點半課堂、科普體驗、安全教育等為一體,補缺社區空間不足,實踐完整社區理念。
|
二、優秀基金
|
北京:"當你老了"啟動公益平臺 近日,“關愛貧困失能老人行動——‘當你老了’公益平臺”在京啟動。 “當你老了”公益平臺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共同打造,向全社會為貧困失能老人募捐善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江丹主任表示,他們與中國老基會、北京容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關愛失能老人基金”,平臺將加強信息披露,做到老人信息透明,嚴格審核貧困失能老人信息;捐助詳情透明,收支明細、募捐結果公開;服務過程透明,每天發布老人照護詳情,捐助者可通過平臺每天查看老人動態,了解到每一位受到救助的貧困失能老人的生活境況和改善情況。
|
三、鄭州新聞
|
鄭州慈善全面步入依法治善新時代 2017年4月12日,鄭州慈善總會與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正式簽約。此次簽約,不僅為全市慈善組織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同時也標志著鄭州慈善全面步入依法治善的新時代。
|
四、縣市區新聞
|
情系河南殘友 讓愛灑滿春天 4月8日上午,中牟縣慈善總會聯合中牟縣殘疾人聯合會、中牟縣企業家聯盟商會、河南慈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2017情系殘友 讓愛灑滿春天”慈善捐贈活動。此次活動,河南慈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縣慈善總會定向為河南殘友基地捐贈大米1900斤、面粉3000斤、食用油800升;并聯合鄭州醫博肛腸醫院、長江路社區書香藝術團為殘友基地學員進行慈善義診、文藝表演等活動。
|
五、平凡感動
|
95歲老人連續15年捐款助力慈善 4月17日,印楚新老人委托兒媳前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捐款3000元以表示對慈善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印楚新老人已經95歲高齡,是市慈善基金會的老朋友了。老人每年都會捐款一次,每次捐3000元,已經連續了15年。以前印老都是獨自前來捐款的,現在因年事已高,家人不放心他一個人出門,所以由家人代他來獻愛心。 印老的兒媳告訴愛心窗口工作人員,雖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他的思維能力還很好,記性也不錯,每年一次的愛心捐款他都不會忘記,總是會提醒我們來捐款。兒媳說:“印老在家常說做人要有善心,要多做善事,因為善有善報,所以在里弄里,他也時不時地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給我們小輩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聽了印老兒媳的這番話語,工作人員深受感動;祝愿印楚新老人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
六、慈善格言
|
慈善就是走長征,再苦也要走下去,我會在慈善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企業家,慈善家 陳光標 |
鄭州慈善編輯部 責任編輯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