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創建“慈善之城”經驗交流會在穗召開

3月16—17日,《慈善法》頒布一周年之際,由中國慈善聯合會主辦的全國創建“慈善之城”經驗交流會在穗召開。啟動儀式上,發起成立全國首個“慈善之城”創建聯盟,并發布了“慈善之城”標識和主題歌。國家民政部、中國慈善聯合會與來自全國各地部分城市的民政單位、慈善組織和愛心人士代表約500人參加了活動。我市受邀參會并分享慈善工作經驗。

近年來,我市一直崇尚和踐行“仁愛為本 廣行善舉”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去年《慈善法》頒布之后,全市慈善組織在鄭州慈善總會的引領下深入學習慈善法,“愛心不分大小,慈善人人可為”的現代化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志愿服務更是以星星之火,在鄭州形成燎原之勢。在第四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排行榜中,鄭州以全國志愿服務指數第一的成績受到全國的廣泛關注,此次受邀參會并進行了城市慈善工作經驗分享也是組織方國家民政部和中國慈善聯合會等單位對鄭州慈善工作的肯定。鄭州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王萬民帶隊參加會議并分享鄭州慈善志愿服務工作三大特點:
1、專業化 愛心播撒更精準
歷經多年發展,鄭州已建立“助童、助殘、助學、助老、助醫、心理援助”等各個領域的專業化服務隊伍100多支;專業、細分化的志愿服務讓愛心播撒的更加精準。
2、網絡化 服務成網更貼近
“接地氣、做實事、暖人心”是廣大市民對工作站開展工作的高度評價。從2013年開始,鄭州慈善總會率先在市區內開展志愿服務基層網絡建設,從最初的26家到目前的152家慈善志愿者工作站相繼成立,市屬各縣(市)區建立慈善志愿者服務站點3000多家,同時團市委、總工會、文明辦、老齡委等志愿者服務網點的有機結合,全市志愿服務匯聚成網,服務向基層蔓延,愛心聚參天大樹。
3、精品化 慈善品牌更響亮
精品化是鄭州慈善志愿服務工作求質量、求深入的必由之路,多年來的實踐中,鄭州慈善總會著重打造了一批組織能力強、實施效果好,在社會上影響廣泛的服務品牌。如:由市區內各高校30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組成的“大學生養老護理員”服務項目;在全市范圍上千個小區內收集廢舊衣物,整理、消毒,用辛勤的付出闡釋了環保理念和慈善精神的“衣暖人心”慈善項目;從情感生活上把全國萬余明適齡青年匯聚一起,用愛心做紅娘,已為100個聾人朋友組建起幸福家庭的“全國聾人相親節”項目。正是慈善志愿服務的無私、持續奉獻,才讓精品化的慈善服務品牌更加響亮,影響更加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