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6年第13期
一、各地動態
第三屆中韓慈善事業發展研討會召開
2016年6月15-16日,第三屆中韓慈善事業發展研討會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慈善法治”與“社會參與”。
研討會上,中國慈善聯合會、浙江省民政廳、北京市民政局、寧波市民政局、寧波慈善總會、北京SK幸福公益基金會和相關慈善組織與韓國保健福祉部、韓國紅十字會、韓國社會福祉共同募金會,以及東風汽車公司、寶鋼集團、韓國現代汽車、衣戀集團等部門和單位代表,就社會公眾參與慈善事業、企業參與慈善活動、慈善組織的培育和管理、閑置物品的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籌款、慈善活動設計、活動推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浙江省、湖南省、江蘇省、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等有關方面60多人參加會議。
2012年,中國民政部和韓國保健福祉部建立了中韓慈善事業發展研討會機制,通過總結并交流中韓雙方開展慈善活動的創新性做法和經驗,為兩國政府官員和民間人士在慈善領域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橋梁,本屆研討會是該機制的繼續落實,是雙方合作的再次深化。
“行善了”互聯網+慈善大平臺上線
6月28日,“行善了”互聯網+慈善大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南昌舉行,副省長尹建業出席啟動儀式。
此次活動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省聚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行善了”互聯網+慈善大平臺在全國首創慈善工作新模式,開創了科技助殘的新時代,目前擁有五大板塊,分別是集善資訊、愛心捐贈、愛心超市、社區生活和援助服務。它的正式上線將為廣大愛心人士與受助對象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兩者實現信息的對等交流,提高慈善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快捷、直接地把慈善物資送到受助者手中。
江門搭建統一慈善信息平臺 慈善捐贈將“隨手捐”
為配合6月30日全市慈善公益晚會活動的開展,方便廣大市民即時捐贈,江門市慈善會及各市(區)慈善會均已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實現“隨手捐”。其中,江門市慈善會在其微信公眾號設立了“善行僑鄉”欄目,可以向江門市慈善會及各市(區)慈善會進行直接捐贈。
據了解,為推動“全民慈善”,今年我市確立了“互聯網+慈善眾籌”的發展思路,在蓬江區已啟用的“蓬江區公益信息平臺”基礎上,搭建一個全市統一的慈善信息平臺。該平臺分兩大塊開發:一塊是募捐平臺,包括市直及各市(區)慈善會官網及微信公眾號,目前蓬江區慈善會、江門市慈善會官網已相繼投入使用,其他市(區)慈善會官網將于近期陸續投入使用;另一塊是綜合信息及業務管理平臺,即江門慈善信息網,預計在7月下旬完成。
據介紹,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實現以下五大主要功能:一是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在線捐贈方式,讓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隨意捐贈,讓慈善捐贈更便捷;二是設立慈善項目和個案求助欄目,實行項目化管理,建立求助和救助互動對接機制,讓慈善捐贈更精準;三是開設冠名基金欄目,市民可通過微信發動朋友一起捐、分享捐贈證書,提升捐贈參與度,讓慈善捐贈更自主;四是設立愛心檔案、捐贈公示欄目,市民可查詢捐贈記錄、善款去向,讓慈善捐贈更透明;五是結合《慈善法》的要求,全面公開全市慈善組織、慈善募捐、善款使用等信息,讓慈善捐贈更公開。
“藝聚愛心”慈善公益活動在京舉行
6月18日,中藝郵幣卡交易中心“藝聚愛心”慈善活動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作為“藝聚愛心”公益萬里行活動的延續,由“公益認捐”和“慈善拍賣”兩大環節組成。
活動現場以紀錄短片的形式回顧了今年5月初中藝郵幣卡交易中心舉辦的“藝聚愛心”公益萬里行活動,與寧夏、甘肅、青海、湖南、重慶、云南6省、自治區慈善公益機構攜手,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深挖當地貧困小學需求,為當地的受助兒童送去了切實有益的關愛與溫暖。 兩位參與萬里行活動的員工在活動現場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聞所感傳遞給現場來賓,并籌集捐款用于資助公益萬里行活動沿線的貧困小學購置碗柜、圖書及建造基礎配套設施。
二、優秀基金
青海省慈善總會愛爾眼病防治專項基金啟動
青海省慈善總會愛爾眼病防治專項基金27日在西寧啟動,貧困眼疾患者可向青海省慈善組織或項目實施單位西寧愛爾眼科醫院申請,預計400名眼疾患者將受益。
青海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秀娟介紹,為幫助貧困眼疾患者減輕經濟負擔,青海省民政廳和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共注資100萬元,成立了青海省慈善總會愛爾眼病防治基金。
三、鄭州新聞
11歲女孩跟姥姥撿廢品為父母籌錢治病
11歲的余秋蕊,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疼愛她的父母天天把她捧在手心里。然而兩年前,她家突遭變故。父親因患煙霧病,花盡了家中的積蓄。20天后,母親又被查出患上了宮頸鱗癌癥,更讓這個家雪上加霜。苦難的家庭賣掉了一家人賴以為生的出租車后,又欠下了70多萬元的外債。為了籌錢給父母治病,她每天利用課余時間,陪著80歲的姥姥上街撿廢品,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現在正上4年級的余秋蕊面臨輟學。
得知余秋蕊的情況后, 6月22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領導前往余秋蕊家中探望,并為她的家庭送去了25000的救助金及米、面、油的物資,希望這份善款及物資能夠解余秋蕊家的燃眉之急。
我會調研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6月21日,我會與河南省慈善總會工作人員一行來到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對該院近年來慈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此行對該院參選為河南省慈善醫院具有重要意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慈善工作負責同志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向調研人員匯報近年來該院開展慈善工作的具體情況。
匯聚愛心呵護心靈,慈善相隨一路同行
“呵護心靈 一路同行”貧困精神病人救助慈善項目是鄭州慈善總會與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合作開展的一項長期的、成功的、受到廣泛好評的慈善項目。2016年,該項目繼續發力,鄭州慈善總會為此投入150萬元,計劃救助至少300名家庭貧困的精神病患者。
該項目連續實施超過5年,救助貧困家庭精神病患者1000余人,大量精神病人所在的貧困家庭長期背負的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在這里得到了有效緩解。該項目成績突出、收效顯著,曾獲得國家頒發的我國政府最高規格的慈善獎 ——“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項。
為使慈善項目運作的更加公開、透明,讓社會清楚的了解到項目的實施成效和慈善資金的使用,6月22日鄭州慈善總會在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舉行“呵護心靈.一路同行”貧困精神病人救助慈善項目救助金集中發放儀式。59名已完成治療的受助患者(家屬)來到現場,親手接過共計295000元(5000元/人)慈善救助金,為項目一個階段的救助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康利達集團捐出100萬元資助特困大學生
6月22日,康利達集團捐出100萬元用于資助我市特困大學生。并請鄭州慈善總會公開遴選200名2016年高考錄取的家庭特別貧困的大學生,給予每人5000元的學習資助。
鄭州慈善總會又添新項目助力殘疾人創業
6月23日,“殘疾人創業培訓工程慈善項目”正式啟動,這是繼“慈善義肢 助力前行”——殘疾人援助慈善項目之后鄭州慈善總會再次為殘疾人朋友量身訂做的一個項目,希望通過慈善項目銜接配合為殘疾人朋友鋪就一條從受助、治療、康復到學習、創業、自強的光明道路。該項目隨后會建立殘疾人創業培訓基地,殘疾人的作品屆時將全面展出,愛心人士和企業可前去參觀挑選自己中意的作品。
首期慈善夏令營開營啦!
6月26日, “磨心勵志”困境家庭兒童慈善夏令營開營儀式在登封市鄭州慈善文武學院德善書院舉行。首批40名小營員們將投入緊張有趣的夏令營生活學習中,他們將學習古典名著與少林拳法、學習中華傳統美德與傳統手工制作,在各種學習與體驗中感悟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四、平凡感動
女百萬富翁耗盡家財收養75名棄嬰

李利娟今年45歲,從小在縣城長大,十幾歲就在外打拼做生意,24歲時就成了百萬富翁。后來,她變賣房產、耗資數百萬元,19年中先后收養75個孤殘孩子,被人稱為“大愛媽媽”。
五、慈善格言
慈善會使孤獨的人不再孤獨,慈善會使作惡的人找回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