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6年第11期
一、各地動態
全國人大“支持慈善事業發展”重點建議調研座談會在浙江舉行
6月6日,全國人大 “支持慈善事業發展”重點建議調研座談會在杭州舉行。會議邀請了六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出席并講話。
顧朝曦在講話中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將“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確定為2016年的重點建議,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全國人大選擇“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等四件建議進行重點督辦,是貫徹落實慈善法的重要舉措。對于法律出臺后相關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的制定修訂,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地,有關制度創新的探索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為此,民政部把重點督辦建議辦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納入全局工作統一部署,明確工作責任,提高重點建議的辦理效率和質量。今天,專門召開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的座談會,邀請了各方面的代表參加,共同研究分析問題,探討解決辦法,爭取推動重點難點工作取得新突破。
顧朝曦強調,在辦理人大重點督辦建議的過程中,民政部將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慈善法》相關立法和配套政策創制。做好《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修訂,抓緊制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是建立健全慈善事業發展的有關制度。我們要實施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制度,實行慈善組織年度報告制度,建立公開募捐資格許可制度,積極發展慈善信托。三是推動落實鼓勵促進措施。完善慈善組織內部治理,實施公開募捐行為規范,維護捐贈人合法權益,保障慈善財產合法使用,促進慈善服務,加強慈善信息公開,落實優惠政策和支持條件。完善褒揚獎勵制度和鼓勵措施。貫徹慈善法關于制度牽引和文化培育兩方面的有關規定,激發各類慈善主體的發展活力。
南通中華慈善博物館下月試運營 9月正式開館
中華慈善博物館是經國務院辦公廳批準冠名、民政部和江蘇省政府合力推進、南通市具體承建的首家國家級慈善專題博物館。中華慈善博物館依托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慈善家張謇先生創辦的大生紗廠舊址建設,占地面積2654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4858平方米,總投資2.78億元。在民政部、全國各地民政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館共征集古籍、書法作品、牌匾、器具等實物2900余件,圖片8300多張。
中華慈善博物館由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和其他服務設施組成,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博物館同時還設有多媒體影院、學術報告廳、游客服務中心、文創紀念品商店等,為市民和慈善活動提供服務。
第三屆“湖南慈善獎”啟動公眾投票
據湖南省慈善總會消息,第三屆“湖南慈善獎”自11月5日起正式接受公眾投票。從11月5日至11月18日,公眾可在華聲在線、湖南民政網、湖南慈善網、新湖南APP,或者湖南日報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投票,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評委投票和網絡投票結果,確定最終表彰名單。
據悉,本屆“湖南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自申報工作啟動以來,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人社廳、湖南省慈善總會通過各級政府、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推薦候選對象或者候選對象自薦的方式,共收到各類申報材料161份,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個獎項申報材料進行認真核實和篩選,最終確定了142名建議名單。其中“最具愛心捐贈個人”28個,“最具愛心慈善楷模”39個、 “最具愛心捐贈企業”36家、“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39個。
根據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人社廳、湖南省慈善總會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第三屆“湖南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本屆“湖南慈善獎”評選范圍是自2009年以來,在湖南省賑災、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以及支持文化藝術、教育科研、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或者有突出示范作用的公益慈善項目。獎項共設表彰名額100個,其中最具愛心捐贈個人20個、最具愛心慈善楷模20個、最具愛心捐贈企業40個和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20個。
據了解,“湖南慈善獎”是湖南公益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由湖南省民政廳每五年舉辦一次。獎項旨在弘揚和表彰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崇高義舉,彰顯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慈善精神,激發全民向善、人人為善的昂揚熱情,自設立以來,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濱州市慈善總會舉行輪椅發放儀式惠及200人
據濱州市慈善總會消息,11月4日,濱州市慈善總會舉行輪椅發放儀式。通過各縣區慈善總會、各慈善工作站將中華慈善總會、美國LDS協會捐贈給濱州市的200臺輪椅陸續發放到申請對象手中。
據了解,美國LDS慈善協會是歷史悠久的國際性慈善組織,主要對孤兒、老人、殘疾人提供幫助。今年5月份開始,濱州市慈善總會、各縣區慈善總會按照中華慈善總會、美國LDS慈善協會輪椅培訓會議的要求,對輪椅評估員進行了專項業務培訓,之后,由專業的輪椅評估員對申報的有輪椅需求的殘疾人進行了實地入戶登記評估,最終確定上報200名輪椅需求申請對象。
二、優秀項目
“授漁計劃”學生開始北京公益之旅
日前,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聯合愛心企業國艾堂艾灸會館、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項目學校涿州職教中心開展系列公益教育活動,帶領所資助的“國艾堂班”“大三湘班”授漁學子到北京進行公益之旅。
“授漁計劃”代表、國艾堂艾灸會館和大三湘油茶代表以及油茶種植戶、村官代表等帶著授漁學子游覽天安門廣場,走進公益座談、央視《等著我》節目錄制現場,體驗公益行動的人間大愛。據悉,加入“授漁計劃”后,湖南大三湘與國艾堂艾灸會館通過一幫一精準的資助模式,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捐助學習和生活費用,并幫助他們上學、就業。
三、鄭州新聞
弘揚慈善精神 鑄就發展之魂
——中原華信慈善基金成立儀式成功舉行
6月6 日上午,中原華信慈善基金成立儀式在新鄭市人民醫院第一會議室隆重舉行。鄭州慈善總會會長姚待獻、新鄭市政府副市長張富永、中原華信商貿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向陽等領導及嘉賓出席儀式。中原華信集團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300萬元人民幣成立中原華信慈善基金。
儀式上,中原華信商貿集團職工們進行了現場捐贈,傳遞著華信人的慈善精神。8名受助代表先后上臺接受了捐助。
鄭州慈善總會姚待獻會長高度評價李向陽主席帶領的中原華信商貿集團:“芒種雨后端午前,中原華信送溫暖,老總員工殷殷情,崇德施愛行大善。20余年來,中原華信集團主導產業越來越興旺,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闊,員工隊伍越來越壯大,企業實力越來越強盛,董事局主席李向陽先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現出的是一個企業的事業是否發達,是否具有鮮明的社會感染力和引導力,同時也體現出企業用發展的成就回報社會的一種精神。”他號召全市企業向中原華信商貿集團學習,都來參與支持慈善,形成我市全民慈善的大格局。
愛心“粽”相伴,端午樂融融
端午節將至,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志愿者關愛弱勢群體慈善項目收到了盲人朋友的微心愿,“每次到了端午節都能吃上粽子,但是從來都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我們也想知道我們能不能自己包粽子。”作為一名盲人,黃阿姨的聲音里充滿了不安與渴望。
和盲人朋友一起手工包粽子,聽起來難度很大,但是這正是慈善志愿者們義不容辭的事情。一定要實現這個心愿,讓盲人朋友們過一樣的節日!經過精心組織安排,6月8日,“小水滴”志愿服務隊迎來二十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耐心幫助下,他們仔細的給粽葉打卷、裝米、添花生、加蜜棗、包裹、纏線,一步步看似簡單,他們卻要重復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才能完成,失敗換來的則是善意的打趣和更多的幫助,盲人朋友從開始的緊張,到愉快的放松,包的粽子也漸漸有了模樣。與志愿者一起忙碌了三個多小時,三百多個粽子大功告成,盲人朋友們喜悅的輕撫自己的作品,仿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四、平凡感動
長春退休醫生投身公益事業 八十大壽收4萬禮金全捐留守兒童
您還記得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金婚之吻》照片中的兩位老人鄺戊庚和柴靜芙嗎?6月5日,是《金婚之吻》女主角柴靜芙老人的八十歲生日。今年的生日,老人和其家人們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四萬禮金全捐留守兒童。
在壽宴現場,不像其他宴會上,在大門的位置會出現一個桌子,桌前是負責寫禮賬的人,在柴靜芙老人的壽宴大廳門口,放著一個白色的箱子,上邊寫著“壽誕不忘公益,賀禮盡獻愛心”所有到場的賓客,看見這個箱子,臉上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當他們把自己的心意放進白色箱子中時,眼神中更是流露出道不出的幸福。
五、慈善格言
慈善是長征,而且沒有終點。但慈善不是苦難的長征,而是快樂的長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