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粽”相伴,端午樂融融
端午節將至,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志愿者關愛弱勢群體慈善項目收到了盲人朋友的微心愿,“每次到了端午節都能吃上粽子,但是從來都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我們也想知道我們能不能自己包粽子。”作為一名盲人,黃阿姨的聲音里充滿了不安與渴望。
和盲人朋友一起手工包粽子,聽起來難度很大,但是這正是慈善志愿者們義不容辭的事情。一定要實現這個心愿,讓盲人朋友們過一樣的節日!經過精心組織安排,6月8日,“小水滴”志愿服務隊迎來二十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耐心幫助下,他們仔細的給粽葉打卷、裝米、添花生、加蜜棗、包裹、纏線,一步步看似簡單,他們卻要重復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才能完成,失敗換來的則是善意的打趣和更多的幫助,盲人朋友從開始的緊張,到愉快的放松,包的粽子也漸漸有了模樣。與志愿者一起忙碌了三個多小時,三百多個粽子大功告成,盲人朋友們喜悅的輕撫自己的作品,放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參與這次活動盲人沙阿姨,一邊吃粽子一邊開心的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粽子,因為它是我親手包的。”

“明年我們可以早點開始包粽子,我們可以拿到街上去賣,我們的粽子可以叫愛心手工粽。”鄭阿姨在一旁打趣的說。
“我要帶點粽子回去送給我的街坊鄰居,告訴他們這是我親手包的愛心手工粽,哪都買不來。”張叔叔滿臉的自豪。
參與本次活動的志愿者楊雨辰說:“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端午節,不僅和盲人朋友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學會了他們身上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