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5年第17期
一、各地動態
南京首個村級慈善協會成立
南京市首個村級慈善協會近日在南京高淳固城鎮蔣山村成立,并舉行慈善協會成立暨慈善募捐大會。
據了解,蔣山村共有2000多人,全村不少成功人士幾度為家鄉的發展和公益事業慷慨解囊,慈善濟世、幫扶貧困已在該村蔚然成風。截至成立當天,該村慈協已收到社會愛心人士、家鄉成功人士和村民捐款49.2萬元。
佛山南海成立關愛智障與精神障礙者協會
佛山市南海區關愛智障與精神障礙者協會(下簡稱“智愛會”)成立。該協會是由南海區殘疾人聯合會(下簡稱“南海區殘聯”)倡導,民間發起的一個智障與精神障礙者家屬的服務組織,將凝聚社會力量,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在成立大會上,共有18家單位會員和69家個人會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今年福建首批地方政府債券發行 116億用于公益支出
7月14日,福建省財政廳代表省政府在北京通過財政部國債招投標系統,面向16家福建省政府債券承銷團成員,成功招標發行2015年第一批福建省政府一般債券116億元。
本次招標共募得3年期債券11.6億元、5年期債券34.8億元、7年期債券34.8億元和10年期債券34.8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83%、3.13%、3.45%和3.46%。這是我省第一次開展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工作,本次債券招標利率與同期國債利率水平持平,顯示了市場對該省經濟和政府償債實力的認可。之前,國內權威評級機構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給予該省第一批一般債券的信用等級為AAA的最高評級。
此次該省發行的116億元一般債券全部為今年國務院批復該省的新增一般債券。按財政部要求,新增一般債券資金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優先保障在建公益性項目后續融資、棚戶區改造、普通公路建設等方面。
本次債券發行成功后,該省將于7月24日繼續發行第二批一般債券80億元及第一批專項債券171億元。
第四屆公益慈善大賽參賽項目數創新高
作為慈展會的配套項目,第四屆公益慈善項目大賽16日截止報名。據統計,今年共1323個項目參加大賽,較上一屆大賽906個項目增長46%,其中社會創新項目達731個,大學生公益創客項目達371個、大學生公益視頻項目達221個。
第四屆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由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主辦,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等共同承辦。自6月1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大廳啟動報名系統以來,受到全國各界熱捧,成為推動社會領域創新、創業、創客、創投事業的一項明星賽事。據統計,參加大賽的項目覆蓋了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同時,由于今年新增設的“大學生公益創客大賽”和“大學生公益視頻大賽”,申報項目和作品總數高達592個,參與高校達211所。
據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介紹,本屆大賽除提供320萬的豐厚獎金外,同時為參賽者搭建了國內頂級的資源平臺,以此來突出大賽的“創投”屬性。獲獎項目不僅可獲得70名媒體人、業內專家和投資人評審團的專業指導,成為中國公益創客聯盟首批校友會員單位,同時可獲得公益創業孵化服務,含入駐中國公益創客聯盟(深圳)辦公場地、企業投融資(儲備資金逾1億元)及其他配套的常態化落地服務。
據悉,自7月17日起大賽將進入入圍賽評審階段,由媒體人、業內專家和投資人組成的70人評審委員會將獨立開展評審工作。大賽將于7月23日公布“社會創新百強項目”和“大學生公益創客百強項目”的評選結果。
茅臺集團捐1億元助2萬農村貧困學生圓大學夢
3年,3個億,6萬名寒門大學生……這是茅臺集團過去三年通過“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捐出的金額和資助學子的數量。在今天舉行的“2015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捐贈啟動儀式上,茅臺集團再次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1億元,資助2萬名農村貧困家庭學子圓夢大學。
調查發現,98.8%的受資助學生參加過至少一類公益行動,17.3%的學生參加過支教活動,有96%的學生表示將來會參與或繼續參與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愛心。
二、優秀項目
初保基金會啟動中國首個糖尿病患者援助項目
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以下簡稱“初保基金會”)發起,阿斯利康中國捐贈的“愛隨心達——糖尿病患者援助項目”日前正式啟動。該項目是中國在糖尿病防控領域內第一個患者援助項目,旨在幫助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首批將覆蓋20個城市,預計惠及5.5萬2型糖尿病患者。
據了解,此次“愛隨心達——糖尿病患者援助項目”將為符合項目條件的低保和低收入兩類2型糖尿病患者免費提供由艾塞那肽注射液。項目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啟動,并陸續在各地開展,援助范圍首批覆蓋北京、天津、濟南、南京、哈爾濱等20個城市。
三、鄭州新聞
2015年“傳遞溫暖 呵護夕陽”
——大學生擔任養老護理員慈善項目培訓班正式開課
100名莘莘學子,懷揣著100個熱情的夢想,齊聚一堂,昭示著100個新的力量即將加入慈善的大軍。寬闊的講堂到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2015年“傳遞溫暖 呵護夕陽”——大學生擔任養老護理員慈善項目培訓班在此舉行開班儀式,參與活動的大學生們將在這里接受短期的技能培訓和相關指導,然后走進各大養老機構,進行為期40天的養老護理員工作,在順利完成工作后,將獲得由鄭州慈善總會資助的4000元/人的助學金。
四、平凡感動
好“阿佳”嘎吉桑姆愛滿羌塘、譽滿藏北

在班戈縣提起“阿佳”嘎吉桑姆,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人說她“愛管閑事”、“窮大方”,但更多的人卻稱贊她是“好人”。
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嘎吉桑姆來到那曲地區雙湖縣一個偏遠的學校,看到艱苦的辦學條件,心生憐惜的她決心為那里的孩子做些實事。于是,她將一份份助學款送到了貧困孩子的手中,看到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了起色,她覺得自己做得對、做得值。從此,嘎吉桑姆走上了熱衷公益的道路。每逢“六一”,她就到一些偏遠貧困學校看望學生,并積極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助學和幫扶活動,為多個貧困家庭、數百個貧困孩子送去了溫暖。自1994年以來,她為雙湖縣小學、班戈縣完小、門當鄉小學、新吉鄉小學、青龍鄉完小、雪如鄉小學捐資助學折合人民幣3萬余元。
在班戈縣土生土長的嘎吉桑姆知道,那曲地區西部的老百姓除了季節性畜產品銷售收入外,其它現金收入來源很少。為了幫助更多牧民利用黨的優惠政策發展生產,嘎吉桑姆結合工作實際,利用空余時間跑遍了班戈縣20多個偏遠的鄉村,為當地群眾講解農行貸款相關知識,并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方便與群眾溝通。一些從鄉下來縣城辦理貸款業務的牧民,由于交通和時間原因,當天不能回家,嘎吉桑姆便給他們安排食宿。
多年下來,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家人對此多少有一些抱怨。嘎吉桑姆總是耐心地開導家人:“善心會得善報。只要能給牧民群眾帶去溫暖,自己節省一點也沒什么。”
對于嘎吉桑姆來說,扶弱濟困不是刻意的行為,而是來自心靈深處的善意流露。2005年4月,她到那曲地區人民醫院探望一位朋友,聽朋友說有一位班戈縣門當鄉的貧困戶在婦產科臨產住院。聽到這個消息后,嘎吉桑姆立即前往婦產科住院部。介紹自己的來意后,她拉著產婦的手,將500元錢放在了對方的枕邊,并囑咐:“孩子需要奶水,你給自己多買點營養品。”
2013年6月,嘎吉桑姆主動聯系班戈縣完小的校長,想力所能及地為在校的孤兒做點事情。校方向她提供了16名孤兒的基本情況,讓她根據情況挑選幾名作為資助對象。沒想到,嘎吉桑姆毫不猶豫地與這16名孤兒結了“親”。從此,她便盡起了“桑姆媽媽”的責任,到現在她為這16名孤兒添置的衣物、學習用品等折合人民幣上萬元。
嘎吉桑姆二十多年來,她為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十二萬余元,溫暖著眾多孩子、老人、牧民的心。她曾幫助過的貧困學生如今有的已是國家干部、有的是技術人員、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老師,來自社會的溫暖和“桑姆媽媽”的愛,讓他們懂得將溫暖和愛心傳遞下去。
嘎吉桑姆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從公益活動中,我獲得了快樂,實現了自我價值。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五、慈善格言
人人參與義工服務,人人享受義工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