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慈善榜在京發布 我市多家企業上榜并獲兩獎
4月28日,中國(2015)慈善榜在京發布,揭曉中國慈善家榜、中國慈善企業榜、中國明星慈善榜、中國公益基金會榜。同時,在中國慈善榜編制工作基礎上,再次評選出首善獎、公益領袖獎、年度特別貢獻獎、年度十大慈善家、年度十大慈善企業、年度慈善企業榜樣、公益推動力獎等諸多獎項,獎勵不僅是分享榮譽,更是倡導公益。司馬義•艾買提、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徐瑞新、全國僑聯副主席喬衛等領導出席活動。
我市鄭州銀行、鄭州祝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南康利達置業有限公司、河南雅寶地產有限公司、鄭州市兒童醫院、河南通冠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榮登慈善企業榜,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榮獲慈善榜樣獎,鄭州慈善總會榮獲公益推動力獎。
榜單以2014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為采集樣本,據統計上榜企業家共199位,捐贈總額約219.02億元;上榜企業360 家,捐贈總額約 54.32億元;上榜慈善明星100位;公募基金會以年度捐贈收入為標準,非公募基金會以年度支出為標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以124億元的捐贈位列中國慈善家榜首,榮獲新一屆“中國首善”稱號,曾獲得上屆“中國首善”的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獲得中國慈善領袖稱號,中國扶貧基金會以年度6.13億元收入、老牛基金會以年度1.86億元支出分別列中國公益基金會榜首。
自2008年以后,中國慈善榜歷屆入圍慈善家捐贈總額一直在100億元左右徘徊。本屆僅199位上榜慈善家卻取得219.02億元的捐贈總額,可謂突飛猛進。這些慈善家除了年度捐贈總額高,還有一個突出特點是單筆捐贈額同樣高居不下,很多達到億元以上。除了馬云124億元的大額捐贈,在教育領域也出現了很多的大額單筆捐贈。
從捐贈方式上看,成立相關公益慈善機構成為一種趨勢。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公益時報社長劉京分析,中國企業家精神正在得到更大程度體現,向慈善家轉變,這種身份轉變跨界探索正契合了“萬眾創新”,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政府自主改良”的倡導下,在社會監督體系不斷健全之下,以公益力量為助推手,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的“三社聯動”等社會創新模式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2014年底,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中央政府名義出臺的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文件。
三個月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因亮點頗多引發海內外媒體及民間的大量解讀。這份提綱挈領的報告,讓人們感受到2015年中國的發展輪廓。其中有8處內容涉及到社會組織: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支持群團組織依法參與社會治理,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等等。
中國慈善榜由《公益時報》社自2004年開始每年編制發布,以尋找榜樣的力量、弘揚現代公益精神為宗旨。2008年因評出陳光標為中國首善而為大眾熟知。數據主要來源于六個方面:民政系統接受捐贈數據、捐贈者提供的數據、公益機構接受捐贈數據、上市公司年報公布數據、媒體公開報道的捐贈數據以及《公益時報》的公益檔案數據。十二年來,中國慈善榜已成為中國公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之一,被學界譽為開創了“政府指導、民間主辦、社會參與、媒體發布”的當代中國慈善信息披露模式,更被譽為一份與財富排行榜相對應的中國財富階層的愛心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