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慈善動態2015年第7期
一、各地動態
第二屆貴州省慈善項目推介會將于5月13在筑舉行
近日,由貴州省民政廳、省國資委、省工商聯主辦的第二屆貴州省慈善項目推介會,定于5月13日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屆時,將向公眾推介慈善項目,并舉行慈善項目現場認捐及簽約儀式。
據悉,第二屆貴州省慈善項目推介會將以“慈善·助推扶貧濟困”為主題,積極引導社會愛心企業、機構、個人參與慈善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最迫切、最現實的生活困難。中華慈善總會、貴州8個對口幫扶城市慈善會、世界宣明會、臺灣慈濟會、韓國衣戀集團等慈善組織以及貴州省9個市(州)慈善會、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將參會。
第二屆貴州慈善項目推介會將堅持“政府 搭臺、社會參與、慈善組織運作”的辦會理念,展示貴州慈善事業發展成果,宣傳慈善理論知識,推動公益慈善需求與資源的有效對接,搭建公平、透明、陽光慈善平臺,進一步凝聚社會力量,推動公益慈善又好又快發展。
慈善信托試點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市舉辦
3月13日,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在深圳召開慈善信托試點工作座談會,就在深圳開展慈善信托試點工作進行研討,聽取意見和建議。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孟志強主持了座談會,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廣東省民政廳、深圳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有關專家學者、慈善組織和金融機構負責人共7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
會上,深圳市民政局匯報了深圳開展慈善信托試點工作的思路和設想,有關專家學者和信托機構就慈善信托的相關研究和實際案例進行了分享,與會人員圍繞慈善信托主管部門、受托人資質、慈善信托形式和信托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就慈善信托試點工作提出了有關意見和建議,會議取得了良好成效。
會上,孟志強副司長指出,發展慈善信托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舉措,并希望深圳認真吸納各方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慈善信托試點工作方案,加快推進有關試點工作。
常州:國內首個公益培訓監管平臺上線
日前,國家重點扶持的服務行業“千人計劃”2015年預備項目——“滿意網”在常州正式上線。該網作為第三方全公益平臺,是國內首家測評與監管培訓機構的專業網站,主要覆蓋了教育、醫療、旅游等門類。只有測評達到優質才能在滿意網上線。家長可以了解常州各個培訓機構的排名和口碑。家長在滿意網選擇 教育培訓機構后,課時費不是直接交到培訓機構,而是交到滿意網。家長及孩子對培訓機構滿意后,培訓機構才能從滿意網拿到課時費。不滿意的話,可以隨時申請剩余課時費退款。
新疆記者公益聯盟正式啟動
3月15日,“愛心傳遞,跟我們一起去沖浪”—2015 維斯特sos兒童村大型公益慈善活動暨新疆記者公益聯盟啟動儀式在烏魯木齊市隆重舉行。
由烏魯木齊市974 交通廣播新疆第一公益廣播聯合新疆電視臺四套等眾多媒體發起的“新疆記者公益聯盟”旨在充分利用新媒體打造一個公益微信群,起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用鏡頭、紙筆和話筒,第一時間為需要幫助的人傳遞信息,聯動集結。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向社會大眾傳播積極公益慈善理念,增強全民公益慈善意識,從而形成全民良好的道德風尚。
浙江一快餐店推“待用快餐” 顧客掏10元就能做慈善
這幾天,浙江溫嶺的人們進入一家名叫華味客快餐店的時候,很多人會默默地多付些錢。原來這家店推出了一種特別的“待用快餐”,只要顧客多掏10元就能認購一份,而這些待用快餐會被困難人群免費領用。
這家店自3月3日開始活動至16日的12天里,已售出200多份“待用快餐”,被領用100多份。領用人包括環衛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這份快餐兩素一葷,外加米飯和湯;10元錢就能做公益的方式,讓當地的市民覺得很接地氣。“很多時候,我們有愛心,但沒有渠道參與,現在自己吃飯順便多花10元就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開心。”一位來就餐并且認購了“待用快餐”的市民說。
也有人質疑快餐店會不會收了錢卻不送餐?店主王永華說,店里對每一筆認購和送出都有記錄,大家可以隨時查詢,同時他們還主動要求接受當地志愿者協會及街道的監督和抽查。
據了解,“待用快餐”這種公益模式在國內出現已有近兩年時間,思路借鑒于國外的“待用咖啡”。此前西安、廣州等城市有商家推出過“待用快餐”,受到愛心人士的追捧。
二、優秀項目
雷鋒超市”物資配送助困項目
“雷鋒超市”是長沙市民政局、長沙慈善會(長沙市慈善基金會)在建立社區救災捐贈接收點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的社區捐贈平臺,是針對社區低保戶、特困戶進行定期、定量發放救助物資的救助平臺,更是社會互助、傳遞愛心的重要慈善載體。目前,全市有293個社區開設了“雷鋒超市”,為社區8萬多困難群眾開展慈善救助服務。共安排專項救助資金400萬元,購買大米、食用油、面條等物資配送給各“雷鋒超市”,發放給低保戶和特困戶家庭。
三、鄭州新聞
“愛友新希望”癌癥患者康復慈善項目啟動
3月18日,鄭州慈善總會與鄭州市腫瘤康復協會合作開展的“善行綠城”之“愛友新希望”癌癥患者康復慈善項目在鄭州市黃河中心醫院啟動。
作為鄭州慈善總會2015年慈善救助項目之一,鄭州慈善總會出資10萬元,與鄭州市腫瘤康復協會聯手開展了“善行綠城”之“愛友新希望”癌癥患者康復慈善項目。項目計劃年內共舉辦癌癥患者培訓班8期,每期10天,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聘請抗癌專家開展講座,指導、組織患者群體進行康復活動,增進癌癥患者之間交流互動等,旨在幫助貧困的癌癥患者能夠在手術成功后得到更好的康復效果。
四、平凡感動
80后“公益狂人”持續7年志愿服務1700小時

白敬軒,是上海榮泰健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自從來到上海,在朱家角鎮志愿者協會的支持下,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從2008年起,他開始從事著敬老助老、文明宣傳等公益活動,熱忱地投身到志愿服務中,熱心公益、扶貧濟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近年來,先后獲得了青浦區世博工作者優秀個人,上海市2010-2011年度優秀志愿者、上海市2012-2013年度優秀志愿者、上海市第一屆市民運動會“民樂獎章”等榮譽稱號。
五、慈善格言
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起變成弱者。 ——羅曼·羅蘭

